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论文指南 > 论文写作参考

物联网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16-04-09  作者:佚名
上海世博会中也应用了该防入侵微纳传感网技术。

 

ZigBee路灯控制系统点亮济南园博园

ZigBee无线路灯照明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是此次园博园中的一大亮点。园区所有的功能性照明都采用了ZigBee无线技术达成的无线路灯控制。

智能交通系统(ITS)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先进的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交通控制、交通违章管理系统都涉及交通动态信息的采集,智能交通系统(ITS)成为交通智能化的重要技术平台。

我国首家高铁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在苏州投用

2010年6月18日,高铁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在苏州科技城投用。以往购票、检票的单调方式,将在这里升级为人性化、多样化的新体验。如刷卡购票、手机购票、电话购票等新技术的集成使用,让旅客可以摆脱拥挤的车站购票;与地铁类似的检票方式,则可实现持有不同票据旅客的快速通行。为应对中国巨大的铁路客运量,该中心还研发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票务系统,每年可处理30亿人次,而目前全球在用系统的最大极限是5亿人次。

我国电网首座220千伏的智能变电站投用

2011年1月3日,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无锡市惠山区西泾变电站已投入运行,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传感测控网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和巡检。西泾变电站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传感测控网络,将传统意义上的变电设备“活化”,实现自我感知、判别和决策从而完成自动控制。完全达到了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前期预想,设计和建设水平全国领先。

物联网诞生于1999年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由MIT 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联网热潮的基础。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而是扩展到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的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2008年后,为促进科技发展,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国政府开始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将目光放在了物联网上。2008年11月,在中国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知识社会与创新2.0”提出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代表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形成,并带动了经济社会形态、创新形态的变革,推动了面向知识社会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形态的形成,创新与发展更加关注用户、注重以人为本。而创新2.0形态的形成又进一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

2009年1月28日,在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

2009年8月,我国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所时对物联网的应用也提出了指导意见。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

2010年,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展开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政策措施。在2011年的“两会”上,全国工商联向政协递交了关于加大物联网技术在冷链物流产业中的运用的建议,进一步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三、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和市场前景

(一)冷链物流的内涵界定与适用范围

1.冷链物流的内涵界定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制冷技术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以冷冻工艺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图3 内外部冷链物流示意图

由于冷链物流的技术要求较高,管理和资金方面投入成本也较普通常温物流高。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联网技术逐步应用到适合冷链物流管理的行业中,有效地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

2.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

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①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②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包装熟食、冰淇淋、奶制品等);③快餐原料;④特殊商品(药品)。

适用于食品的冷链物流由于是以保鲜易腐食品为目的,其供应链系统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冷链物流的市场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1.冷链物流的市场前景

市场一:冷饮物流市场

近年来,随着人们冷饮消费习惯改变、消费的季节差异逐步消失、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我国冷饮生产销售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目前,国内人均消费量已达到1.1kg,市场潜力较大。据上海食品研究所预测,2010年全国冷饮总产量达260万吨,人均消费量达2公斤/年;到2015年该产量将达到31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4公斤/年。但中国冷饮物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华东、华北和中南三大地区,广东、北京、上海、东北是目前产销量最集中的四大地区。虽然国内冷饮产销稳步上升,但由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冷饮生产进入微利时代。统计资料显示,冷冻饮品行业是食品工业年平均销售利润率最低的行业,目前该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

市场二:肉制品冷链物流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国内肉类消费已由2001年的6373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0000万吨,并继续保持稳步上升趋势,未来增长空间巨大。中国肉制品加工业已经历市场启动阶段,目前正处于成长期,消费群体迅速壮大,产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在未来10年内,肉类加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肉类食品的消费除在城市仍有扩展的余地外,在农村有着更大的增长潜力。随着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类食品消费数量会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

市场三:速冻食品冷链物流市场

速冻食品是利用现代速冻技术,在零下25摄氏度迅速冻结,然后在零下18摄氏度或更低温条件下贮藏并远距离的运输、长期保存的一种新兴食品,常见的有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速冻馒头等。从1995年起,中国速冻食品的年产量每年已20%的幅度递增,年产量接近1000万吨。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金融本科毕业论文-浅析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下一篇论文: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案例-沈阳市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论文指南分类
论文怎么写
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最新论文写作参考
读者推荐的论文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