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才培养的长周期和迟效性要求专业设置的布局有一定的前瞻性,应在人才预测的基础上作出整体规划,统一布局,使专业设置更具有动态发展的可持续性,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以组建区域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平台,构建高职院校专业群。
按照上述专业群构建的原则,组建区域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以“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多个专业方向”为原则,形成专业群框架,整合现有专业,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和专业之间的依赖和促进,形成合力。
(1)要经常监测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科技结构和就业结构,密切关注人才需求新动向,积极寻找新的专业增长点,寻找构建专业群的机会。同时要评估学校内部目前所具有的构建专业群的优势与劣势,专业数量与特色、“双师”队伍、实训实习条件、课程体系、教学手段、质量保证体系等。
(2)要根据对外部人才市场环境的监测情况和对学校内部条件的评估情况,来预测构建专业群的能力与机会。在对社会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如果外部有构建专业群的机会,而且内部有构建专业群的优势,那么说明目前具有构建专业群的能力与机会。
(3)当预测到目前具有构建专业群的能力与机会时,就可以着手制定专业群构建规划,进而实施专业群建设规划:
①依据师资队伍建设支出、实验实训设备购置费以及设备修缮费等项目测算专业群建设总体费用;
②建立支持专业群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的校内、校外实训体系,围绕专业群构建有突出能力和专业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③建立适应专业群建设要求的创新型共享型教学资源,完成以同一支柱产业为服务对象的共享型课程建设与开发,建设专业群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打造精品专业,提高专业群内涵建设的质量;
④改革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质量的检查监督,建立内部教学督导和评估体系;
⑤完善专业群组织形式与管理,建立一套科学的专业群建设的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
(4)坚持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践进行经验总结,经常性地广泛征求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意见,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体系,经常性地开展专业跟踪调研活动,对历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同时建立教师下企业调研专业需求制度,作为对专业群进行评价更新的依据,并用以指导专业群建设与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杜安杰.浅论高职“专业集群”建设思想[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2 易新河.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