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哲学论文

毛泽东平等观的发展脉络及其启示

时间:2015-10-14  作者:张 伟 东
中国的生产力状况用毛泽东的话来讲就是“一穷二白”,在这样的物质基础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定了其根本任务就必然是通过一切可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力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特点。”中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的主要目标就是尽一切可能尽快发展自己,不仅要善于把握时机发展,而且要有较快的发展速度,要几年上一个台阶。在中国现阶段,发展问题之所以这么突出和紧迫,不仅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一切社会制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而且还在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了,社会物质财富大大丰富了,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平等问题。以前我们只看到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产生社会不平等的根源,而没有看到社会生产力的极端落后,也是导致社会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根源。正如革命导师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要是在没有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就去强行推动实现社会平等的目标,“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也就是说要实现革命导师所设想的完全意义上的社会平等,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地丰富了,才能为社会平等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而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保障的劳动者,在政治上才能获得相应的平等权利和地位,才能确立自由与平等的观念,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平等。

(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以法治来保障平等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要有效实现平等就应该选择法治。在人治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特权和腐败,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实践证明,依法办事要比以个人的好恶办事更能保障平等。法治对社会平等的作用主要在于:一方面,法治本身就体现了制定良好的法律制度,这种法能够最大限度的反映人民的意志,反映平等、自由、民主等价值。另一方面,法治能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防止个人专断,制止不平等的蔓延。正如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走向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经验。有权力的人直到把权力用到极限方可休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必然产生或扩大不平等,是人类实现社会平等道路上最大的障碍之一,也是我国当前在实现社会平等的道路上最主要的危险。

我国现实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平等现象,固然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平等的实现程度还比较低有关,但是,也与我国法治发展水平比较低,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有关。在当前,有法不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还很普遍,法律的威严还没有充分树立,法律对平等的保护还很微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还没有从根本上树立起来。封建特权思想的幽灵和遗毒还残存在某些人尤其是少数领导人、掌权者的头脑中。邓小平就警告说:“当前,还有一些干部,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搞特权,特殊化,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党的威信,如不坚决改正,势必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发生腐化。”因此,为了更好的保障平等,权力必须受到约束,必须抛弃人治,实行法治,这也是毛泽东的历史教训给我们的明确警示。

(四)要切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对毛泽东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新时代的精辟概括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平等与人民利益的高度一致。

首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是维护和促进社会平等的重要保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义是,党和政府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公平、公正,意味着“无私”,“不偏私”,只有无私才能做到不偏私。社会生活中很多不公平现象,都是因为“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这样一种不公正的程序造成的。执政党和政府,作为社会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要保证其政策的公正,首先要抛开自己的利益与得失。就是说,执政党和政府,只做裁判员,不做运动员。毛泽东强调,公平的社会政策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要坚持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在我党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

其次,要大力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恩格斯说:“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毛泽东在《顾全大局,做老实人》一文中就生动地刻画出这种人的自私自利心理,他说:“刘少奇同志曾经说过,有一种人的手特别长,很会替自己个人打算,至于别人的利益和全党的利益,那是不大关心的。‘我的就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相反,只有有了为人民服务的良好道德素质,人们才会自觉地遵纪守法,自觉地“得所应得”,而不得其所不应得;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人民利益相冲突的时候,他才不会专为自己打算,因而,也就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如果这种高尚道德沦丧,就会导致出现社会失范、欺诈成风、正不压邪的混乱现象,就根本谈不上社会公平与平等了。当前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不平等现象,许多是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缺失,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泛起有关的。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2、3、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1、2、3、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7、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9、、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10、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 年版,
1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金冲及:《毛泽东传》(1893一1949)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3、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一1976) [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4、[美] 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美] 埃德加·斯诺:《毛泽东自传》[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6、李安增:《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平等的探索与实践》[J],《齐鲁学刊》,1993年第6期
17、吴忠民:((毛泽东公正思想初探》[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第2期
18、陈廷湘:《从平等与效率的完美统一到“效率优先、兼顾平等” 》[J],《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2期
19、魏占杰、雷堂:《浅析建国前毛泽东同志的平等观》,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20、王槐生:《毛泽东公平思想初探》[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第2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毛泽东平等观的历史缺陷评析
下一篇论文:那些向自身限度挑战的人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哲学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哲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