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者对西方现代民族国家具体模式的构建产生不同影响
现代民族国家的具体模式主要有法德模式和英美模式两种类型,其中法德模式相对来说比较注重国家权力的集中,而英美模式的民族国家则更注重宪政传统的继承,即强调法治分权和民主共和。
从以上对两位思想家契约理论不同点的概括,我们可以发现霍布斯契约论中体现出来的理性主义、个人主义和订立契约的安全价值追求正是英美模式的民族国家的政治合法性论证的要义所在。霍布斯的契约理论重视个人权利,他首次明确地将个人不可转让的、不可放弃的权利看作是国家权力的基础。此外,在英国的整个资产阶级革命中都表现出浓厚的理性色彩,即整个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从来都是以资产阶级的眼前利益为出发点,该妥协的时候便适当妥协,注重安全和秩序,以防危害到大资产阶级的利益。霍布斯的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经过洛克的继承和发展,继续对英国民族国家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宪政传统的发扬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思想在后来也深刻影响到了美国的政治发展。
而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体现出来的浪漫主义和整体主义以及订立契约的平等自由的价值追求则直接影响到了法德模式的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正是卢梭的整体主义使其过分相信“公意”的永久正确性,这样一来,一切统治的合法性都要到“公意”那里去寻求理由或借口。他的“公意”概念本身存在着很大程度的模糊性和含混性,这使公意丧失了可操作性,而且公意和众意没有严格的区别,人们很难想像仅仅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字运算,就能把个人意志变成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公意。另外公意的标准是谁规定的,又是如何确定的,卢梭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所以公意也不防碍有人把自己的个人意志说成是公意,把个人利益冒充公共利益,从而建立起名义上冠以“人民主权”的独裁专政。所以无论卢梭如何保证公意不会犯错,也不管卢梭的本意是追求民主,公意理论都有被利用的可能,可以说当时的德国法西斯也在一定程度上借用了卢梭的理论。所以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罗素会说希特勒是卢梭的一个结果。另外,卢梭的浪漫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国大革命规模空前和彻底性空前的特点的形成,这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见好就收和美国革命的务实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文献
1 英]霍布斯:《利维坦》第73、94、103页,黎思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出版。
2 法]卢梭:《爱弥儿》第253页,英译每人图书馆丛书本。
3 法]罗曼·罗兰:《卢梭传》第33页, 陆琪译,华岳文艺出版1982年出版。
4 滕大春:“卢梭的天性哲学和它的历史意义”,载《河北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7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98、14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出版。
8 美]施特劳斯:《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第451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9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第66页、第4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出版。
11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第157-16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
12 美]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第287-288页,彭淮栋译,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年出版。
13 谢新雷:“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评析”载《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5 卡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20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出版。
16 赵林:《试析卢梭政治学说中的极权主义暗流》载《学术研究》2004年第6期。
17 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第10页,三联书店2003年出版。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