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哲学论文

历史场域中的张力——韩非子的思想渊源探析_管子-论文网

时间:2014-03-19  作者:向达

论文摘要: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通过秦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韩非子思想的形成是先秦诸文化斗争与融合的结果。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尚法的霸道成为历史的趋势。齐楚的道法思想顺应了这种选择。齐国的稷下学宫成为熔铸道法思想的冶炉,形成一道历史场域。在这种场域中,黄、老、尧、舜、汤、文、武、周公、孔子、管子、慎子、申子、孙子、孟子、荀子等先贤思想粉墨登场,使历史充满了张力,结果便是韩非子的浴火而生。
论文关键词:韩非子,荀子,管子,黄老之学,稷下学宫

韩非子乃韩之公子,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但这种传奇中也蕴含了一些悖论,这种悖论成就了韩非子崇高的人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悖论一,韩非子身为韩贵公子,而且才华横溢,但却不见用于本国。秦王见《孤愤》、《五囊》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秦王为得到韩非不惜武力攻打韩国,但得到后也只是悦之,而未重用,此悖论二。悖论三,秦王虽未重用韩非,但采纳了其思想,秦制得以建,而且成为几千年来,中国的主流政制,所谓“两千年之攻,秦政也”。(谭嗣同《仁学》)。悖论四,韩非这一才子竟为人口吃,不能道说,只善著书。悖论五,秦王始听信李斯、姚贾谣言,欲除韩非,但当李斯使人给韩非毒药,韩非欲自陈又不得见秦王而服毒冤死后,秦王后悔,使人赦之,但为时已晚。悖论六,韩非与李斯是同学,同事荀子,当有兄弟之谊,但他恰恰就死于其同窗之手,原因是李斯自愧不如,深怀忌恨。悖论七,韩非乃先秦儒家第三代大儒荀子之徒,却超越了儒学,对仁义颇有微词,倒是黄老的道法之学对其影响颇大。所以韩非子的思想也如其人生,充满戏剧色彩。但他必定是历史的儿子,其思想来龙去脉、框架结构及对后世的影响都可在历史中概观其要,这就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历史是一道岁月的长河,任何人都不能逃离时间,不能脱离历史,任何人都是历史的建构者,又都是历史的产儿。研究一个人的思想如果脱离历史就会只见树林不见森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韩非的奇异思想实质是战国末期特定的历史文化的产物。

老子身处春秋末期,对乱世破有微词,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他向往的是上古小国寡民的社会。认为世风日下,因此慨叹道:“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P33)这是老子的道德谱系。上古有道,西周中后期失义而后礼(荀子为代表)。那么礼失去了后该咋办呢,可概之曰“失礼而后法”,韩非正是法治时代的代表。这条道德谱系的逻辑于历史中可见。

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这似乎预示了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的东周的到来。正如伯阳甫所言,步入了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温文尔雅、含情脉脉的儒家思想很难上升到意识形态主流,这就是孔子、孟子、荀子周游列国而终不见用的原因。孔子身为儒家创始人,以克己复礼为仁,虽然其道一以贯之,但终归道之不行,困于陈蔡,惶惶乎如丧家之犬。但孔子的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超越精神,从文化的角度是大值赞颂的。超越虽有时碍于迂阔,但却蕴含着高尚。作为儒家的第二大儒,孟子也试图以王道见用于各国,但也只能落下个“迂远而阔于事情”之骂名。原因是,“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西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P448)识时务者为俊杰,孟子的那一套王道理想于乱世无处见用,于是只好“退而与万章之徒争《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P448)作为先秦第三大儒,荀卿虽在齐稷下学官“三为祭酒”,但在政治实务上终不见大用,还不如其已为秦相的学生李斯。后“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P449),李斯虽以荀子学生身份而荣登秦相之座,是因为其思想乃法家霸道之系,与韩非出一辙。这就是儒家于乱世之中的处境。乱世宜用重典,因此法家的霸道之统较易受当局接纳。如是方有法家之兴,黄老学之兴以及荀子“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的“隆礼重法”主张。乱世对霸道的诉求,使道家、儒家吸收接纳法家的一些思想。这就是韩非与李斯身出儒门而归宿法家的历史逻辑。

通常学者认为战国时期是先秦文化融合时期,实质这种融合是在“百家争鸣”的形式下各家各派向法家之流的靠拢——亦或在与法家对峙张力中的折衷,道家的黄老之学,儒家荀子的“隆礼重法”,慎到、田骈、接子、环渊等之流“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P449)这种“天下说法”的局面,还得提及齐国的稷下学宫。

东周时期,为了在争霸中占上锋,各国大兴养士用贤之风,不过这些士、贤多为能够为当局带来急功近利的具有法家霸道倾向之流。其中齐国的稷下学宫当为典范。稷下学官是齐国的一个半官方的学术议政机构,其来由可溯及管子要求齐恒公成立“啧室之议”的进言。管子曰:“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谏鼓于朝,而备讯也;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也;武王有灵台之复,而贤者进也。此古圣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亡者也。”(《管子·恒公问》)当齐恒公问管仲“吾欲效而为之,其名云何”时,管仲答曰:“名曰啧室之议。”这样,天下贤士多来济,使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司马迁认为这是“管仲之谋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韦勒克外部研究透析_决定性结构-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义中之利 君子所贵——颜元功利观解析_个人功利-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哲学论文
最新哲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