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对于《中国古代文论》学科特点的整体性认识

时间:2015-07-28  作者:刘 鑫
各个时期的文论家很少单独在某篇文章中专门集中论述一个问题,这就使得在一篇文章中会有多个理论点,互相交织在一起,这种现象在早期的文论著作中尤为常见,如《论语》、《孟子》,它们并不单单只是一个文论作品,其中所说明的观点也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更多的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整个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而文学理论只是他们所思考的其中一部分。多种观点的复合结构给理论的阐释和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现在基本上在西方二元对立的思想模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就更会觉得不知所云。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就要善于抽丝拨茧,一步步的分析文章的主旨和要义。在多个命题环绕的环境中寻找到最为中心做所在。从这个重点出发辐射全文就可以比较清晰地理出全文的线索,理解起来也会容易许多。

 

教材所选的这些经典文章大多涉及的知识众多,作者往往不满足于对于单一方面的论述,总是多个问题、角度综合而成有些甚至是跨学科的立体论述,并且多是通过作者的具体描述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真理,很少对一个命题进行精确的定义,强调读者与作者之间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后来也被称为“悟”,这就造成了另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模糊性。有些文学理论完全包含在其他方面的论述中,合而为一,很难分清彼此。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很少会对一个问题进行彻底地剖析,反而会在一个问题没有解释清楚的基础上创造另一个概念,用概念来解释概念。并且认为真正的道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先贤老子就曾经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文学理论具有了一层神秘的辨证色彩,但也就是这种对于概念若有似无的论述却往往蕴涵着古人的一些大智慧。

对于“悟”的执着追求,影响到整个《中国古代文论》都在沉迷于这种模糊性所带来的自我欣赏中,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对于宇宙、人生的终极关怀,所“悟”出来的东西也各不相同,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再加工过程。这种传统一直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思想的渗入才有所改变。它通过一种强大的凝聚力把所有具有相似背景的人们汇聚在一起,只有具备相似的文化修养在相似的人文环境中才能领会到“悟”的所指和能指,这不能不说或多或少地带上了一定的对于其他文化的排斥性。但另一方面,同样的一个道理用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来看会产生不同的思考结果,给概念和理论注入了活力,并没有走向僵死的道路,这也成为了这门学科的县特点。在《古代文论》中,理论家对于一个问题的理解并不存在什么绝对正确,大家都是从自己的亲身实践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同时这样做也大大地扩展了读者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了后人进行发挥的余地。

作为现代人,学生在初次面对《古代文论》的时候也许不可能达到一个“大悟”的境界,但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注意在日常积累充足的文化知识,另外也要建立自己良好的理解力,这样才能使自己拥有一双会“悟”的眼睛,与古代的文论家开始积极的互动。学习古代文论不能离开文化,要在对于古代文化透彻了解的基础上理解《古代文论》,使自己与传统的古典文化保持高度的一致,这样才能被《古代文论》所“认可”,拥有进入其学术殿堂的通行证。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完成古今之间的交流。学习《古代文论》的时候,要尽量避免现在思维方式的干扰,适当转换自己的既定模式,学会运用古人的思维来看待古人的文论遗产。这样以来,文论的模糊性就会在自己的头脑中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直接面对古代文论的本来面目。

文学理论,是人们思想意识的结晶,是人们经过反复思考之后的成果,《古代文论》模糊性,也是在这种思考方式的指导下而产生的结果。我们只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自觉地运用产生《古代文论》的方法进行思维。正确对待古代文论的态度,是要走进它,而不是永远保持着隔阂,只在外面驻足。

《古代文论》是我国古典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人几千年对于文学领域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它的内容十分广博,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也是对于文化的总结。它虽然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形成的,但不应该仅仅留在过去,它也必须要再发展,再进步。在新的时期,新的发展条件下,《中国古代文论》迫切需要现代化的转变,使其能够穿越历史的时空直接以新鲜的面目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大量丰富知识的积累下,清楚地知道古代文理论所走过的每一个发展足迹,正确对待它的过去和现在。掌握好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继承我们古代的文化遗产是每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这也是把古代文论加入到自考科目中的原因之一。学习古代文论要饱含着对于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够完成对于它的全面把握。这是这门学科的特点,也是学习这门学科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祥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2】李壮鹰李春青中国古代文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蒋凡郁沅中国古代文论教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4
【4】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校多媒体课件与教学的研究
下一篇论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的教学与方法研究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远程教育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远程教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远程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