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组织参观实习,丰富感性知识
由于本课中有许多知识是比较抽象,所以在适当时候应安排两到三次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实习。通过观察工人师傅加工零件及检测零件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丰富感性知识,开阔视野,让学生理解零件的加工精度与机床精度、加工方法及操作者操作技能间的关系,了解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及影响因素、外圆与内孔的加工方法与尺寸误差的测量方法、形状误差与位置误差的测量方法、内外螺纹的加工方法与测量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尺寸公差及配合,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等有关抽象知识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参观实习过程中,让学生观察车床加工零件时主轴的轴向窜动和径向跳动情况,使学生从直观上理解加工零件的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受机床精度的影响。
六﹑及时完成作业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复习、巩固、概括、提炼和补充,也是教师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只有通过作业练习,才能把课堂上的知识消化接受,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本课中许多抽象知识与测量方法就要通过作业和案例记录去完成,所以在布置作业时要精心考虑和构思,优选分量适中的作业,做到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同时要明确作业的要求,作业批改后,对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要在课堂上集中讲解,个别问题可以进行单独讲解,让学生每做一次作业就有一次真正的收获,扎扎实实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机械类专业)》,主编:胡荆生,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二版),2000年1月
2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主编:于凤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9月
3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技师学院/高级技校)》,主编:王洪龄,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1月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