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审美中联想与想象—中国现代艺术歌曲《子夜秋歌》_古诗词-论文网

时间:2015-03-11  作者:徐灵欣
对此,林乐培如此解读:“这部独唱组曲,是我寻找中国新音乐风格的实验结果。我当时的目标是要有现代感,要有中国味。”

子夜秋歌>选自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子夜歌》,相传是晋代名叫子夜的女子所创作,因起于吴地,故又名“子夜吴歌”。原本四首,每首四句。分咏“春夏秋冬”四季情事。此为第三首,即是咏“秋思”,也是其中最好的一首。林乐培把“子夜吴歌”中这首标明为《子夜秋歌》就是此意。李白创作时把每首四句增加到六句,从语言和音节上看,它们实际也属民歌。

四、《子夜秋歌》中的联想与想象

全曲共有六句,每两句为一段,共三段。基本上选用中国五声音阶的调式在不同主音上变化而成。

(谱例1)

第一段4/4拍,抒情而随意的清唱出长安城里一片月光之中,千家万户的妇女忙于准备寒衣的情景。(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特指人们准备寒衣)。句尾的“e”,似有劳动之中的耳语之感。钢琴伴奏部分有“持续低音”的保持作为陪衬,右手作夜半钟声的“轻盈状”。联想到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思情;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让人砰然心动。

(谱例2)

第二段,万户捣声风吹不尽,妇女们思念着远在玉门关的丈夫。轻快的节奏中流畅的旋律似秋风吹过,唱出了人间亲情。旋律中有小小的变化音“总是玉关情”时,似有“D”大调的闪现,成为音乐中的亮点。钢琴伴奏流畅,充满了活力和希望。这段音乐把妇女怀念丈夫往日与自己生活中的快乐与甜蜜的柔情深刻的表达出来。使我的内心深切的感受到了艺术的浪漫,对幸福的爱情充满了丰富的想象。

(谱例3)

第三段自钢琴第15小节开始,以“Piumosso”的速度加快,音阶向上跳动行进至歌唱旋律出现,在“B”大调上振奋的呐喊出“何日平胡虏”?什么时候能平息“胡人”的掠夺啊?心中的不安和对敌人的仇恨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劳动人民冀求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钢琴伴奏中出现战鼓齐鸣,由远到近,再逐渐消失的声音。到那一天,我们的丈夫就再也不用出征远行了。结束句“良人罢远征”运用中国五声音阶“羽调式”,远处又传来夜半钟声与第一段前后呼应,并在最后的12/4拍的小节里“G”音反复演奏十二下,代表了夜半十二点的钟声,意境极佳。

5、总结

全曲“音中有诗,诗中有音”,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音乐与诗歌高度完美结合。

通过此作品,分析了声乐作品的联想与想象,证明音乐审美中声乐作品是离不开联想与想象的。是表达歌唱艺术形象、丰富歌唱艺术作品、提高演唱技能技巧的一种创造性的反映形式,强调通过对作品的联想与想象,是演唱时艺术深化的重要因素,是歌唱艺术情感表现的必要条件。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高校钢琴教学常见问题浅析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音乐鉴赏论文
最新音乐鉴赏论文
读者推荐的音乐鉴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