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古诗词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一株奇葩。如何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和较高的鉴赏水平,本人就此浅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一株奇葩。它立意高远,想象丰富,感情真挚,语言凝练,含义深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重大,但这些古诗词离我们生活的年代久远,给学生解读诗意、体味诗情、感受诗境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和较高的鉴赏水平,本人就此浅谈几点体会。
一、知背景,看生平
要客观地评价诗人和历史的看待文学作品,首先必须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免费论文网。唐代的强盛和开放使唐诗生机盎然、大气磅礴;而宋朝积贫积弱,使宋词多离别叹惋,哀怨惆怅。两朝相比,时代特点尤为明显。
“诗言志”。免费论文网。每首古诗既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也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或喜或忧、或褒或贬。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及风格对作品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我们不了解屈原的经历,不熟知屈原的情怀,我们就无从感知他“伏清自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的刚正不阿,就无法理解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情怀。杜甫历安史之乱在“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国难家仇中也表达了深沉的悲叹。文如其人,诗如其人,学会“知人论诗”,在古诗鉴赏中十分重要。
二、理情物,析情怀
化景物为情思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具体的物象描绘是为了传递和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思、花鸟树木、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是诗人借以寄托自己情感的载体。在一定意义上可称为“意象”。景物和情思的结合常借比喻、暗示、象征等手法。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姜夔《扬州慢》中的“清角”“空城”等都寄托着作者复杂的感情。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候,应该能从这些“意象”中看出诗人的情怀。免费论文网。又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从表面上看纯粹是描写自然风光,而细心体味,不难发现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细柳新绿是春天的色彩;黄鹂歌鸣是春天的声音;白鹭归来是春天的脚步。从这首充满生活情趣的诗中,我们可以窥探到诗人博大的心境和丰富的情感。
三、品情言,赏情艺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中常常是一个字词提挈全文,所谓一字而境界全出。正如晁补之所说:“诗以一字论工拙”。因此,诗人对字词的要求非常严格。为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李频说:“只将五字句,用破一世心”。鉴赏诗歌必须去发现、品味诗中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发掘“情”与“语”之间的关系。
诗歌的情感表达大体可分两种:一是比较直白地点出作者的情感,如杜甫的“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用“悲”和“独”直点作者的老病孤愁的感情。另一种是暗示,如李白的《越中鉴古》虽无一字点明感情,但我们从诗歌描绘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荒凉之中,不难体会到那种盛衰无常的感慨。因此,鉴赏古诗词应学会抓住一些关键字词句,体会那种直白或暗示的感情。
“情艺”就是作者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它包括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夸张、设问、借代等;还包括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衬托、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等;也包括诗歌的抒情方式,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喻今等,我们在鉴赏时不仅要学会分析其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还应明确其作用。如对偶它使得律诗和绝句精致对称、朗朗上口;比喻使诗句形象生动、富有生机;借物抒情的手法宕开一笔,似有意似无意更显得多情;托物言志似在咏物,实在表志。古诗词经久不衰的魅力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这些手法和技巧上。
其实诗歌鉴赏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它要以大量的阅读和记诵为基础,教师的主要任务还是要在平时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力求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去领悟那种“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淡雅与宁静,去找到那种“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壮志与豪情。赏诗如尝醇酒,久则弥笃;如饮清泉,沁人心脾;如品香茗,情趣盎然。久之将有“诗不醉人人自醉”的美妙感觉,这也就是鉴赏古诗词的最高境界吧。
参考文献
[1]陈利保,田乐.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鉴赏[M].内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2]徐应佩,吴功正.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