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英译汉句子中一些典型错误的分析,来探讨有关语法结构的问题,并举例证明传统语法和传统的翻译技法远远不能对此做出满意的结论。文中所述的乔姆斯基创立的转换生成语法,特别是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区别,同样也适用于翻译领域,对其理论的理解将会给翻译工作者进行有效、正确的翻译带来良好判断的感觉。
关键词:语法结构 翻译技法 转换生成语法 深层和表层结构
初学翻译者常常犯同样一个毛病:死译。即使是有经验的译者也难避免。所谓死译就是逐词对译。死译的表现形式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拘泥于原文词汇的表层意思;二、拘泥于原文语法的表层结构。按此办法进行翻译的译文或是生硬,不中不洋,或是牵强附会,与原文风马牛不相及。
什么是拘泥于原文语法表层结构的死译?它在英译汉中是如何表现的?应该如何解决?本文将用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中的深层结构的理论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以n(a)+n(b)为例。它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结构,看似简单,人们一开始学英语就会碰到。比如: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our country;He is the monitor of our class. 句中n(a)+n(b)是一种从属关系,“of”译为“的”。在由于简单,人们认为,这种语法只表示单一的概念,也只有一种译法,于是不管语言环境发生什么变化,现成的译法到处可套,结果译文既不能表达原文的意思,又不符合汉语的习惯。下面略举几例,即可见问题之一斑。
(1) When Yash’s mother saw the rush of the visitors. She began to chargean admission price of a kopeck per head.
雅什的母亲看到来访者的蜂拥而来,便收起费来,每人收一戈比。
(2) Kissinger felt that Rogers was quibbling, but the lawyer in Nixonsupported the quibble of a fellow lawyer.
基辛格感到罗杰斯是在挑刺儿,但是,律师出身的尼克松支持了他的同行的挑刺儿。
(3) Adele ought to go to school: I am sure you will perceive the necessityof it.
阿黛儿应该上学去:我相信,你会看到这样做的必要性。
不懂英语的人看到这几句译文,只感到汉语不顺,但懂得英语的人知道,这完全是误译。
因为, 例(1)的真正的意思是:雅什的母亲眼看来访者蜂拥而来,便收起费来,每人收一戈比。例(2)的正确译法是:基辛格感到罗杰斯是在挑刺儿,小学语文论文网但是,律师出身的尼克松支持他的同行罗杰斯这么干。而例(3)应译为:阿黛儿应该上学去了。我相信,你会意识到这样做是必要的。
修改后的译文完全从新的角度来处理n(a)+of+n(b)这个结构,一反过去的从属关系而把它们当作主谓结构来对待。显然,译文从通顺、达意方面来衡量,是符合翻译要求的。但是这么改到底有什么科学依据呢?
按照惯例,可以从翻译理论与技巧入手。翻译应该传达原文的信息,保持原文的意思和风格。译文要求神似而非形似。所谓“信”不是指字面的等值,而是指概念、意思的等值。这可以举出大量的例子加以说明。这些经过翻译界前辈长期探索总结出来的道理很有见地,十分宝贵,它们对翻译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可以用来解决不少问题,但我们在运用这些理论的同时又不能不感到某种不足。因为它们有的未免抽象,流于空泛,有的虽然具体却又失之繁琐,缺少应有的科学分析,所以用来解决问题往往不深不透,犹如隔靴搔痒,触及不到本质。
翻译理论的局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语言研究方面的缺陷。许多语言学家早就指出:翻译不仅是一种技巧,一种艺术,而且还是一门科学。翻译可以说是一门综合科学,也可以说是一门边缘科学。它与许多科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相互区别。翻译所涉及的一门十分重要的科学就是语言学,语言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可是,以往语言学的研究有不少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只承认人类的语言行为 (linguistic performance),而不承认人类的语言能力 (linguistic competence);二、对语言事实作出了描写 (description),而不能作出解释 (explanation)。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