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通过设计的听力策略问卷2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听力策略掌握方面的差异。通过2006年英语专业4级听力部分真题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听力成绩上的差异。实验前后,对学生进行关于语块意识的访谈
4. 结果与讨论
4.1 听力策略测试分析
为检验两班学生在实验前听力策略,笔者分析了听力策略问卷1。首先笔者根据Oxford(1990)将听力策略分为6大类,将问卷中问题合并成6项,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分析,用独立样本T检验。
表1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听力策略比较
听力策略类型
班级
人数
平均值
标准差
分析值
社交策略
实验班
44
1.8409
1.11945
t 1.260
p .211
对照班
44
1.5682
.89955
情感策略
实验班
44
1.8864
.94539
t -3.869
p .000
对照班
44
2.6705
.98294
补偿策略
实验班
44
2.7045
.62243
t .240
p .811
对照班
44
2.6818
.70664
记忆策略
实验班
44
3.1288
.65183
t 1.675
p .098
对照班
44
2.8790
.72995
认知策略
实验班
44
3.3939
.65183
t .483
p .631
对照班
44
3.3409
.52083
元认知策略
实验班
44
3.3994
.44709
t 1.271
p .207
对照班
44
3.2737
.50718
通过观察表1:对照班比实验班明显地更多使用情感策略(p=.000〈0.05), 说明两班在听力方面的情感策略使用上有明显差距。对照班与实验班的标准差分别为.9829和.9454,说明对照班在听力策略方面比实验班更多的使用情感策略。由于其他五种策略的p值都大于0.05,说明两班在这些策略使用上,没有明显差异。
为检验两班学生在实验后听力策略差异,笔者分析了听力策略问卷2。
表2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听力策略比较
听力策略类型
班级
人数
平均值
标准差
分析值
社交策略
实验班
44
2.7273
.71897
t 5.114
p .000
对照班
44
2.0455
.51510
情感策略
实验班
44
3.0379
.69407
t 8.0563
p .000
对照班
44
1.9773
.43962
补偿策略
实验班
44
2.6970
.80636
t 5.811
p .000
对照班
44
1.8939
.43594
记忆策略
实验班
44
3.2652
.57096
t 11.670
p .000
对照班
44
2.1515
.27331
认知策略
实验班
44
3.2841
.81339
t 6.455
p .000
对照班
44
2.3182
.56897
元认知策略
实验班
44
2.8977
.72801
t 6.482
p .000
对照班
44
2.0000
.56032
通过观察表2:比较两班6种策略的平均值:实验班比对照班使用的频率要高,并且两班在六种策略的使用上均呈现明显差异(p=.000〈0.05)。据此可见,培训后,实验班明显比对照班更多使用听力策略。由以上两表可知:运用语块教学法比运用传统听力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听力策略的能力。
4.2 听力成绩测试分析
为了分析在培训前对照班和实验班听力能力差异,笔者分析了两班学生在做2005年和2006年英语专业4级听力部分真题上的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
表3:对照班与实验班前测听力成绩的差异
班级 人数 平均值 标准差 分析值
成绩 实验班 44 25.05 1.988 t -2.463
对照班 44 25.98 1.532 p .030
据表3可知:实验班的听力成绩平均分为25.05,低于对照班听力成绩的平均分25.98;又由于t=-2.463,p=.030〈0.05,说明两班在听力成绩上有明显差异。综合表3所述:对照班的听力成绩明显优于实验班的听力成绩。
表4:对照班与实验班后测听力成绩的差异
班级 人数 平均值 标准差 分析值
成绩 实验班 44 27.8864 1.68738 t 2.262
对照班 44 27.0000 1.977661 p .026
据表4可知:实验班的听力成绩平均分为27.89,高于对照班听力成绩的平均分27.00;t=2.262,p=.026〈0.05,说明两班在听力成绩上有明显差异。综合表4所述:实验班的听力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的听力成绩。由表3和表4可知:运用语块教学法比运用传统听力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听力能力。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