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中国古语翻译的前景化探析—以2010年温家宝总理两会答记者问中古语的翻译为例-论文网

时间:2015-01-18  作者:杨美玲
所谓可预见性偏离是指某一语域必然涉及与该语域相关的高频词汇。”此次张璐所在的是全国两会现场对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提问的翻译,而面对的观众是全世界的观众。作为代表温家宝总理和中国人的翻译,属于新闻英语。翻译中使用口语中经常使用的“always”表现出誓要登顶的坚定信念,把温家宝总理和以温家宝总理为代表的中国人团结一致,坚定信心。这种语域偏离的前景化效果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三)语义偏离及其翻译

1.夸张偏离及其翻译

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中,以古诗明志,表示要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亦余心之所善兮虽

九死其犹未悔。温家宝原话: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出自:《离骚》。《离骚》,尖锐地揭露了楚国腐朽官僚们的丑恶嘴脸,表达了他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成为千古绝唱。

张璐译文:FortheidealthatIholddeartomyheart,I'dnotregretathousandtimestodie.

译文直译: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即使要死千万次我也不会后悔。

台湾《联合报》记者提问总理有关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问题:您两会之前和网民交流的时候提到说在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候,考虑到两岸经济规模的差异,还有台湾中小企业以及农民的利益,大陆这边可以让利,那能不能请您向我们透露一下大陆让利的实质内涵是什么?您认为今年6月两岸可以签署ECFA吗?去年您在这里有一段温馨的谈话,您说想到台湾去看一看,如果两岸签了ECFA后对您到台湾走走看看会不会创造更好的条件?

温家宝回答:商签协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正因为我们是兄弟,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问题总会可以解决的。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出自《左氏传》。富辰曰: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唐赵璘《因话录角》:“卢子严説,早年随其懿亲郑常侍东之同游宣州、当涂。”清龚自珍《寒月吟》:“我有平生交,外氏之懿亲。”意为兄弟间虽然有一些摩擦,但还是一脉相连的亲缘。

张璐译文:Differencesbetweenbrotherscannotsevertheirbloodties.

译文直译:兄弟之间的分歧,是无法割断他们的血脉亲情的。

“九死”翻译成“athousandtimestodie”采用夸大的修辞手法。很地道。“小忿”有愤恨的意思,用differences(分歧),而不是用angry等表示愤怒的词,采用缩小的修辞手法,比较得体。

语义偏离常出现于修辞性的语言里。两句中不管是夸大还是缩小都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一种言过其实的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描写对象的形状,数量,容量,作用,程度等说的特别大或者特别小,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本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使读者对原文和译文印象深刻。充分反映了张璐翻译的地道和温家宝总理服务人民,坚持自己理念的坚定信心。

2.类比修辞及其翻译

当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提问:有美国官员、分析家以及媒体认为,在去年12月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代表团表现傲慢,温家宝总理您本人甚至拒绝参加一个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若干国家元首或首脑参加的重要会议,这令与会各方感到失望和吃惊。您对此作何回应?您如何看待哥本哈根进程?

温家宝回答:中国有一句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但毕竟你还给了我一个澄清真相的机会,因此,我首先应该感谢你。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出自:《子刘子自传》意为既因自己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而感到遗憾,又为自己心地纯洁而问心无愧,可以说其崇高的政治志向至死不变。

张璐译文:Myconsciencestaysuntaintedinspiteofrumorsandslandersfromtheoutside.

译文直译:我的良知纯洁没有污点,不管外界的流言飞语和造谣中伤。

类比修辞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类比的作用是借助类似的事物的特征刻画突出本体事物特征,更浅显形象地加深本体事物理解,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把“心”译成“conscience”显示了类比的修辞效果。通过类比,以小见大,显示了温家宝总理豁达的胸襟和对自己的坚持。译文中把“心”译成“myconscience”如果能译成“one’sconscience”会显得更客观一点,但是总体来说用词非常的好,把握的恰到好处。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从文体学角度评析For Whom the Bell Tolls 的两个中译本-论文网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最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