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手术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 80例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 使用信封抽取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麻醉, 对照组在常规麻醉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 观察组在常规麻醉基础上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麻醉后20 min的血糖、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浓度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减少小儿手术患儿的术中应激反应,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关键词】 盐酸右美托咪定;手术;应激反应;麻醉效果
手术患儿由于年龄较小, 身体的各项机能发育不成熟, 其手术耐受能力较弱, 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应激反应, 且术后苏醒时间较长, 给患儿的预后恢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为分析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手术应激反应的作用, 特选择本院收治的40例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2~11月收治的80例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使用信封抽取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年龄3~11岁, 平均年龄(5.67±1.78)岁, 男女比例为21∶19;其中23例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患者, 17例腺样体切除手术患者。对照组年龄3~12岁, 平均年龄(5.73±2.09)岁, 男女比例为22∶18;其中24例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患者, 16例腺样体切除手术患者。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术前禁食禁饮6~8 h, 为患儿建立静脉通路, 并留置静脉针, 手术开始前30 min为患儿静脉注射0.01 mg/kg阿托品。
麻醉方法:患儿给予诱导药物:咪唑安定0.1 mg/kg, i.v., 丙泊酚1~2 mg/kg, i.v., 瑞芬太尼1~2 μg/kg, i.v., 顺阿曲库铵1~2 mg/kg, i.v., 可视喉镜下进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丙泊酚5~8 mg/(kg·h)持续泵注, 瑞芬太尼10~20μg/(kg·h)持续泵注, 对照组在上述麻醉维持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泵注, 观察组在上述麻醉维持基础上麻醉诱导前10 min泵入2 μg/kg的盐酸右美托咪定后继续泵入0.5 μg/(kg·h)。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麻醉后20 min的血糖、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浓度进行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药学毕业论文
2 结果
2. 1 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浓度 对照组麻醉后20 min的肾上腺素、皮质醇和血糖浓度分别为(127.04±10.39)ng/ml、(235.67±10.37)mg/L、(5.51±0.57)mmol/L;观察组分别为(115.34±10.36)ng/ml、(223.54±9.52)mg/L、(4.72±0.16)mmol/L, 对照组麻醉后20 min的血糖、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浓度均高于观察组(P<0.05)。
2. 2 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分别为(8.93±2.82)、(23.56±5.64)min, 对照组分别为(20.73±2.84)、(34.65±5.09)min,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手术患儿受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影响, 手术配合度较低, 在牵拉反射和四肢麻木的情况下, 需要借助麻醉药物获得镇静效果, 提高患儿的手术配合度。但镇静过深会给患儿的呼吸循环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镇静效果过浅不能满足镇静需要, 因此为手术患儿选择合理的麻醉药物十分的重要[1]。
盐酸右美托咪定的镇痛、镇静及抗交感作用较强, 属于临床常见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