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转口配套产业的发展与近代上海多功能经济中心的形成_转口贸易-论文网

时间:2013-12-25  作者:徐占春
”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建立。20世纪初,官商合办或商办的银行出现。1905年8月,户部银行成立;1906年信成银行成立;1907年浙江兴业银行成立;1908年3月交通银行成立。“截至1911年,中国本国的银行历年共设立30家”。民国初年,华资银行进入鼎盛发展时期,1925年,全国银行家数增加到141家,实收资本额高达16914万元,银行实收资本额年平均增长率,1912-1920为15.9%,1920年-1925年为13.9%。当时,南三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和北三行中的中南银行的总部都设在上海,上海成为中国金融中心,以上海为枢纽的金融网络遍布全国。在业务上,外商银行侧重于国际汇兑;华资银行对外业务较少,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开拓国际业务。中南银行在成立之初就积极学习主持国际汇兑业务。在国外各大商埠均有委托代理行家,以香港、厦门为经营国外汇兑业务的枢纽。在南洋等地,中南银行同安达、正金等银行有汇兑业务关系。另外,大陆银行同伦敦、汉堡、纽约、神户、东京、横滨、长崎、巴黎等八大城市的外国银行定立代理条约,办理国际汇兑业务。其他许多的华资银行也积极建立同国外的金融联系,1931年,上海地区银行的国外通汇处有29个国家82处,其中美国有25处。上海因此成为远东的金融中心。

在贸易的推动下,上海金融业形成了外国银行、钱庄、华资银行三足鼎立的局面,与转口贸易的发展互利互动。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外滩一带集中了各种金融机构200多家。

二、交通运输业交通发达便利是上海转口贸易发展的有利条件,反过来转口贸易的发展又推动了上海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商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在上海贸易发展中首先发展起来的是航运业。最早是外商远洋航运业的发展,这使得上海在转口贸易中所起的作用更大了。“上海港轮运业剧增——因为一切外轮,无论其目的地是哪儿,它都要先开到上海。”最早进入中国远洋运输系统的是英国的大英轮船公司。这家公司19世纪40年代起就在欧洲和印度之间开辟定期航线,1847年左右首航香港,1850年,它的航线延伸到上海。这家航运公司以贩运鸦片和金银出名,同时它还在上海承担了大量的生丝出口运输。仅1860年它从上海承运的生丝就达5万件,由于得到英国政府的财政资助,这家公司几乎垄断了上海到香港的海上运输。60年代以后,各国洋商开办的远洋公司积极参与竞争。1862年,美商旗昌洋行率先在上海设立旗昌轮船公司;法兰西火轮公司开辟了东方航线。70年代中期起,日本的三菱邮轮公司开始在日本与上海之间航行,不久就垄断了中日之间的全部贸易运输。80年代以后,德、俄、加拿大等国的远洋转运都已直达上海。1880年,美国的远洋轮运公司利用巴拿马运河,开辟了一条由纽约直达上海的海上航线,改变了原来美国商品通过伦敦经苏伊士运河运往中国的迂回路线。近海运输和江运方面,19世纪60年代初,上海有20家左右的外国洋行各自拥有一两艘轮船,航行于长江和沿海口岸之间。上海稍微具有规模的洋行几乎都置备轮船参与长江航线上的竞争活动。

上海传统的沙船业在上海开埠后一度非常兴旺,除了漕运和土货贩运外,还积极地寻求转运“欧洲出产的货物”19世纪60年代后,外货轮船的竞争使沙船业衰落,一部分沙船业主着手改革木船,兴建新式车渡、木轮快船,力求从提高生产力的途径中找出路。

航运之利唤起中国人与洋人分利的愿望,李鸿章看到“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遂决定“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1873年,第一家华商轮公司——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最初4船的航线是:“伊敦”往来上海、长崎、神户;“福星”往来上海、烟台、天津、牛庄;“永庆”往来上海、汕头、香港、广州;“利运”往来上海、厦门、汕头。以后随着船只的增加,航线也越来越长。到甲午战争前,已形成沿海、内河、远洋三大系统,远洋可至英国、美国、日本、南洋各处,沿海可南至香港、汕头、台湾,北迄天津、牛庄,内河可至长江各口。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有外商华商大小轮船公司60家左右。至此,近代上海的轮运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体系。随着轮运业的发展,内河和远洋航线次第开辟。由于技术、资金方面的限制,华商轮船公司只行驶内河航线,只有怡和、太古等外商轮船公司除行驶国内航线外还行驶远洋航线。

19世纪60年代后,实际上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西面有长江航线,北面有北洋航线和朝鲜、海参威航线,东面有日本航线,东南面有菲律宾航线,南面有宁波、福州、台湾、汕头、香港以及南洋和澳洲进而东接欧美航线的国内外商业航运网络。除水运外,陆路运输在清末民初也有初步发展。由于黄浦江航道日益不适应大型轮船出入,为了便于在吴淞泊岸起货,外国人于1876年修筑了沪淞铁路。1895年,张之洞提出修建铁路连接上海、南京、苏州、镇江和杭州,后因种种原因而被搁置。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电力多产企业加强监督管理的几点思考_存在问题-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重庆案例:大规模“农转非”的福利经济学分析_规范分析-论文网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行政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