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传递成本、空间非一体化与城市经济结构转变_龙源期刊

时间:2012-04-23  作者:黄滕,蔺春雷
(13)

接下来我们描述城市的形成机制。最简单的是考虑有大量完全竞争土地开发者的情况,这些地产商控制了一个城市所有潜在开发用地。开发商对特定行业的工人予以补助,用代表城市行业的工人从开发商处得到的补助。每个地产商试图最大化净收入:

(14)

约束条件为每个工人获得在其它地方可获得的最高消费收入

(15)

并受厂商利润为零的约束,这里的厂商分为在一个城市内仅有总部、仅有生产部门或两者都有三种类型:

,, (16)

,, (17)

, (18)

积分式表示空间非一体化厂商在所有城市的产出总和,代表非一体化厂商的最低生产成本,代表非一体化厂商的最低总部成本。劳动者的自由流动保证了工人会得到和其它地方一样多的净收入,因此工人参与约束条件(15)式是有约束力的。相似地,厂商的参与约束条件(16)—(18)式也是有约束力的。最终产品生产部门和土地开发商都是是完全竞争的,均衡时它们的利润为零。因此,一个住在距离CBD为的城市行业工人的消费支出等于工资收入和转移支付的和减去房租支出:

(19)

在厂商利润为零的约束条件下,土地开发者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等同于最大化转移支付之前的消费支出与转移支付之后的收入之间的差距。因此有:

引理3 土地开发者的利润最大化目标等同于

(20)

约束条件为(16)—(18),和(13)式。

(二)均衡解及模型结论

现在求解我们的结论。在我们的模型中,厂商要权衡空间一体化收益与空间非一体化收益的大小。一体化的收益来自于生产部门只有较低的总部需求;非一体化的收益来自于,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设置总部的成本较低以及在制造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设置生产部门所需的成本较低。因此,厂商是否选择空间非一体化及其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影响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相对于将总部服务传递给位于同一城市的生产部门,将总部服务传递给位于其他城市的生产部门所带来的成本。其二,将生产部门迁往外围中小城市所带来的成本。我们用下标表示空间一体化厂商,由(4)式、引理1和引理2,行业空间一体化厂商的单位生产成本可以表示为:

(21)

用下标表示空间非一体化厂商,用下标表示空间非一体化厂商总部,由(4)、(7)、(8)、引理1和引理2得,空间非一体化厂商的单位生产成本可以表示为:

(22)

其中 龙源期刊,将(21)和(22)两式相除得到:

(23)

其中为常量,。显然,式(23)表示空间非一体化厂商与空间一体化厂商的单位生产成本之比。如果比值为1,则空间一体化与空间非一体化无差别。如果比值大于1,即,那么厂商选择空间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如果比值小于1,即,那么厂商选择空间非一体化的组织形式,核心城市集聚了总部及生产性服务业,制造部门集聚与外围城市,并且外围城市的厂商只专业从事一类制造业及其中间产品生产。可以看出,在(23)式中,运输成本(b)、信息传递成本(ρ)以不同方式影响厂商是否选择空间非一体化。随着运输成本和信息传递成本下降,必然有空间非一体化厂商与空间一体化厂商的单位生产成本之比小于1,即,此时厂商选择空间非一体化。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涵义

本文对总部及生产性服务业向中心城市集聚而制造业向外围城市扩散的现象提出一个理论解释。本文的主要结论为,当总部服务的传递成本较高,或生产部门运输成本较高时,厂商将总部和生产部门置于同一个城市;与此相反,当总部服务的传递成本较低并且生产部门运输成本较低时,厂商将总部置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少数核心城市,把生产部门置于拥挤成本较小的外围城市。大量厂商选择同样的组织方式,影响了城市的就业格局及经济结构,这反过来又使这种组织形式选择变得有利可图。最终结果是,大量厂商将总部、研发等非制造部门置于少数核心城市龙源期刊,而将产品生产部门置于外围中小城市,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结构表现出按功能集聚的特征。

本文的理论解释有如下几点政策含义对于城市发展政策是重要的:(1)促进信息产业自由竞争,完善通信网络建设。通信领域中的技术进步及其广泛应用,极大提升了信息传递速度,降低了远程监督及协调成本,对厂商的生产方式产生深刻影响。促进通信行业自由竞争,形成竞争性的通信产品价格,完善通信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面积等措施将降低信息传递成本,对企业选择空间非一体化战略有促进作用。(2)降低运输成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核心城市,外围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落后、运输效率低下、仓储物流成本高等成为厂商空间非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因此,有必要大力加强外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3)促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土地价格反映了土地资源稀缺程度,是企业选择生产地点的重要参考因素,政府干预土地市场价格,扭曲了资源配置。东部沿海城市集聚了大量企业,人口密度大,相应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高,会促使低利润的制造业搬离,如果人为降低工业用地价格,使得本该搬离的企业延迟迁移,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Duranton G,Puga D. From sectoral to functional urban specialisation[J].Journal of UrbanEconomics.2005,57(2):343-370.
[2]Helpman E.A simpl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4,92(3):451-471.
[3]Markusen J R. Multinationals, multi-planteconomies,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4, 16(3-4): 205-226.
[4]Markusen J R. The boundaries of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J].The Journal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 9(2):169-189.
[5]Davis,James C. Headquarters,services and mobility in theurban system[D],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Brown University,2001.
[6]Fujita M, Ota M. 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multi-unit firms in metropolitanareas[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3, 23(6):695-729.
[7]Bade F J, Laaser C F,Soltwedel R. Urban Specialization in the Internet Age Empirical Findings forGermany.2004,Kiel Working Papers.
[8]Desmet K, Fafchamps M.Employment concentration across US counties[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Economics.2006,36(4):482-509.
[9]Strauss-Kahn V, Vives X. Whyand where do headquarters move?[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Economics.2009,39(2):168-186.
[10]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3,(11):79-86.
[11]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6):39-51.
[12]金煜,陈钊,陆铭.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6,(4):79-89.
[13]樊福卓.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业分工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9,(8):53-56.
[14]黄雯,程大中.我国六省市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J].中国软科学,2006,(11):60-73.
[15]杨向阳,高觉民,童馨乐.关于服务业集聚研究的若干思考[J].财贸经济,2009,(2):121-125.
[16]晨海,樊福卓.长三角: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分异[J].社会观察,2004,(12):24-25.
[17]梁琦,詹亦军.地方专业化、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来自长三角的证据[J].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2006,(1):56-62.
[18]杨向阳,童馨乐.长三角地区服务业集聚的实证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59-64.
[19]陈建军,陈国亮,黄洁.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9,(4):83-95.
[20]Noyelle T J.The rise of advanced services: some implication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US citie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83, 49(3): 280-290.
[21]Coffey W J,Bailly A S. Producer services and flexible production: an exploratoryanalysis[J]. Growth and Change. 1991, 22(4): 95-117.
[22]程大中.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10):45-5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西部地区民生政治的人类学考察—以百色市金三角农贸市场改造为例
下一篇论文:制度生命周期的延续与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以农地制度为切入点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行政管理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