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项目管理论文

浅析贵州农村危房改造的成效及其原因

时间:2015-11-01  作者:吴大旬 王卫红 陈延安

摘要: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贵州作为全国首个农村危房改造的试点省份及全国首个全面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的试点省份,措施有力,成效显著,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农村危房改造,成效,措施,贵州

一、 贵州农村危房改造取得的成效

(一)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是贵州在通过制度性扶贫、解决贫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解决群众最基本生活条件的一项重大举措。自2008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万户试点”以来,截至 2010年底,全省已累计完成60.17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为广大农户解决了“住有所居”问题,使他们的居住环境大为改观。如黔北民居、黔东南苗侗族民居、贵阳布依族石板房、毕节试验区老年公寓等农村危房改造点,变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广大农民不仅住上了新房,告别了破廊倒壁、东倒西歪的茅草房、土墙房,实现了祖辈想都不敢想的“乔迁之梦”, 而且用上了环保清洁的生活用品,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真正实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

(二)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贵州在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通过加强村寨环境整治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广大农村“路难行、水难喝、味难闻”甚至人畜混居的状况明显改变,展现出了“困者安其居、居者乐其业、业者兴其村”的农村建设新面貌。广大农村涌现出一个个现代社区,以往单家独户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改变。如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乡摆贡寨,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吴大旬,贵州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农村问题与民族文化;王卫红,贵州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农村工作管理;陈延安,贵州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自发集资修建了“饮水思源亭”,亭内碑文载称:“改造

危房安民生,整村推进为民富。今日党情系百姓,厚德惠民得新房”;黎平县大稼乡容咀村,106户苗寨的危房得到改造后,村民们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用苗族歌舞感谢党的恩情。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高涨,他们热心公益事业,爱护公共设施,讲究公共卫生,养成了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农村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三)城乡发展更趋协调。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贵州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将危房改造工程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村寨整治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省农委、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等部门,亦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作了详细的产业规划,整合资金帮助危房改造的群众发展种养业。如贵阳市花溪区引进客商流转土地连片种植西瓜100余亩,带动危房改造户边打工边学技术;大方县小屯乡引进企业带动滑石村危房改造户种植刺梨800余亩;湄潭、余庆等地在实施危房改造中,为群众做了配套产业规划,整合资源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总之,全省各地特别是贫困地区群众借着农村危房改造的东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及乡村旅游,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四)促进了农民增收,扩内需、促发展取得新成效。全省农村危房改造的实施,带来了就业机会,大量农民工经过培训,直接投入到危房改造中,有效扩大了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贵州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直接投资超过百亿元,带动了更多的间接投资,有力地拉动了建筑、建材等关联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家电、家具等生活用品销售,扩大了农村投资和消费,调动了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此外,如上所述,全省各地还以农村危房改造为契机,因地制宜地发展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特色种养业等,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五)农村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建造住房是人民群众一辈子甚至几辈人的大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就是要把群众“住有所居”的愿望变成现实,把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福祉。为了践行党的宗旨,广大干部心系群众,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抢时间、拼干劲、搏意志,竭尽全力投入农村危房改造,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使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有力推动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业已成为一项深得民心的惠民工程。

二、贵州农村危房改造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新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必须从实际出发,知难而进。在这方面,贵州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大胆实践,积极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首先,强化领导,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贵州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高度重视,将之作为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具体做法是:(一)建立坚强的领导机构。省、市、县、乡都成立了由党政领导负责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形成上下贯通、高效运转、逐级抓落实的强大组织领导力量;(二)建立和完善责任体系。出台《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省、市、县、乡(镇)、村各级党政领导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省级负总体责任、市级负管理责任、县级负主要责任、乡级负直接责任、村级负具体责任”的责任体系和“层层责任明确、干部责任落实、各方协力抓危改”的强大工作合力;(三)建立完善督查制度。制定《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建立奖惩机制,健全质量、资金、考核管理等制度,形成有效的督查机制;(四)建立农村危房改造联系点制度,由省里200多个部门和单位分片定点负责全省88个县(市、区)的农村危房改造相关工作,加快推进工程实施。

其次,创新机制,整合资源。贵州农村危房数量大,涉及困难群体多,资金投入是关键,必须创新机制,切实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为此,省委、省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创新资金筹集机制。注重统筹安排,多渠道筹集资金,按照“渠道不乱、投向不变、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思路,采取“以农民自筹为主、中央和地方政府补助为辅、银行信贷和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集”的方式,较好地解决农村危房改造的资金问题;二是创新项目整合机制。省委、省政府赋予县级政府对相关项目和资金的统筹整合权和捆绑使用权,将农村贫困户住房改造、村寨整治、村寨绿化等项目和资金整合使用,形成“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整合机制,集中投入农村危房改造;三是创新帮扶机制。采取人员相对集中、物资多方筹措等办法,有效整合人力物力,着力抓好落实。同时,充分发动全社会积极参与,鼓励并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对口帮扶。

再次,突出“两最”,整体推进。在危房改造过程中,贵州坚持把农村“最危险住房、最困难群众的危房”作为改造的重中之重,集中资源,优先进行改造。两年来,全省共改造“两最”危房24.4万户,占已改造总数的94.25%。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析广西船检现状及问题应对措施
下一篇论文:浅谈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资料整理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项目管理论文
最新项目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