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仿像的逻辑—波德里亚仿像论的技术与修辞分析_符码

时间:2011-06-11  作者:秩名
四、仿像的逻辑与修辞

“地图先行”的仿像逻辑本身就是一则隐喻,我们可以视之为叙事引导(diegesis),即通过故事的叙述来引导事件的展开,故事显然包含了修辞。更广泛地说,修辞和逻辑并非毫不相关,语言总含有一个修辞的维度,它有时会歪曲甚至偷换毫无悬念的信息。因而修辞作为一种文本战略,“意味着为什么要使用着这样的一种词汇而不是另外一种词汇,这种修辞的手法隐含着何种意义,要达到什么效果。同时,这种修辞与思想家的思想和其行动究竟是什么关系”。[14]在理论形态方面,波德里亚的仿像论不像通常的理论形态注重概念的澄清、推理的严密、结论的可靠,然而整体上,他又做到了自我缝合。理论应该是对常识的批判,对理所当然概念的盘诘,在批判和盘诘方面波德里亚无疑不遗余力。而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则有懈怠,修辞用法随处可见。他不加界定地使用来自生物学、控制论、遗传学、天体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术语,偏好“比什么更什么”或超而化之的修辞句式,比如超真实、超政治、比真实更真实。他的理论文本因此有些光怪陆离捉摸不定,有评论家说“人们可以将波德里亚的作品当作科幻小说和荒诞玄学的一种形式来阅读,或者是当作严肃的社会理论和文化形而上学的一种形式来阅读。波德里亚的文本到底是什么,这还无法确定”。[15]

我们认为,就仿像理论而言,通过波德里亚的话语修辞可以发现两个意义。一是说明波德里亚关注的区域集中于高科技技术的影响符码,并融入理论建构;二是修辞策略某种程度上是波氏理论策略的体现。波德里亚的仿像论潜在的参照框架始终脱离不了索绪尔的符号学,他以一元的方式做出超越索绪尔的努力,能指和所指断裂为能指无止境的漫游毕业论文格式范文。而漫游成立的前提在于客体无限扩张,扩张的方式主要通过技术达成,技术使客体符号化,通过符号使技术客体化,这种扩张在仿像历史的早期还是十分矜持的,仿造和复制为现实的存在留有余地,尽管余地越来越小,符号成为现实的企图越来越明显,但罅隙毕竟微光闪烁。到了价值的结构规律阶段,仿像的逻辑四处开花,这是一个迷人的超真实之花的世界,虽然这花在波德里亚那里没有实在的生命,然而客体不断扩张的趋势分析和波德里亚“比什么更什么”、“不再什么”的修辞手法似有神通。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主体——人,在这样一个充斥技术的仿像世界里也被客体化了。

因此,对于波德里亚的理论形态我们应保持距离,而保持距离正是从深入仿像的逻辑开始的。“地图先行”的仿像逻辑通过仿真、模型、符码等技术环节使仿像与现实不再发生关联,只进行自我复制和自我生产。比逼真复制现实更突出的是仿像的逻辑能改写真实并创造超真实,现实与仿像内爆使现实消失在符号的封闭循环之中。仿像摆脱了外在现实的限制,不再局限于对客观真实的临摹和复制,而是根据仿像自身的要求和规则进行生成,模型和人工范本可以被当作真实事物,反过来创造出真实的东西。这个角度上说,仿像没有本源,不模仿现实,仿像获得了本体化的地位。“地图先行”的仿像逻辑最终推动超真实颠覆了传统的真实,尽管这种逻辑运行带有明显的技术决定论色彩,但其勾勒的文化和社会现实对当下的文化批评而言仍不乏警醒之功用。

注释

[1] Jean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1.

[2] Jean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1.

[3] 参见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6.

[4] JeanBaudrillard.Simulations,trans.Paul Patton and PhilipBeitchman,Semiotext(e),1983, pp.147-148.

[5] Jean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123.

[6] Jean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trans.Sheila Faria Glase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pp.16-17.

[7] Mike Ciane, Baudrillard’s Bestiary:Baudrillard and Culture ,RoutIedRe, 1991,p. 97.

[8] JeanBaudrillard.Simulations,trans.Paul Patton and PhilipBeitchman,Semiotext(e),1983,p.146.

[9] 王晓路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页。

[10]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11] [法]让·波德里亚符码,《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12] [法]让·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2页。

[13] [法]让·博德里亚尔,《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2页至53页。

[14] 李宏图,《昆廷·斯金纳与思想史研究》,《世界历史》2005年第4期。

[15]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编,《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陈维振、陈达明、王峰译,李平武审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从《边城》谈沈从文小说的人性美_牧歌式文体
下一篇论文:伟大的母爱,愚昧的行为_冥婚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