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视域融合观点下《孤独的割麦女》三译本比较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通过以上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杨译在节凑、选词和创作技巧等方面都与原诗达到了视域融合,可谓形神兼备了。在“视域融合”的观点下,杨译要略胜顾译和何译一筹,但两个译本也各有所长,如何译在第一节中的同义反复就运用得准确到位,又与原诗达到了一致。总之,华兹华斯《孤独的割麦女》三译本的分析说明阐释学理论中“视域融合”对诗歌翻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翻译英语诗歌的过程中,译者要克服自身视域的局限性,超越自身视域和诗人及作品视域之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与原诗达到融合,从而充分传达原诗的风貌,达到翻译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功杰.英美名诗品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124,129-131.
[2]刘象愚.外国文论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84-289.
[3]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第355页,译文有改动.
[4]胡家峦.英国名诗详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3,103-105.
[5]杨德豫.湖畔诗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1:193-194.
[6]辜正坤.中西诗鉴赏与翻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7] 段汉武.英诗汉译中语词、形式与意境关系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1997.
[8] 李勤,张倩.华兹华斯和他的《孤独的收割人》赏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9] 张静.论华兹华斯诗歌的抒情方式[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12.
[10]史青玲,窦汝芬.英汉翻译中“音美”的传达[J].德州学院学报,2006.8.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时间介词“当”的产生及发展
下一篇论文:试 谈 翻 译 中 的 美 学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