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向苍天呼吁》展现了主人公从自我迷失到发现自我的探索过程。在承认美国黑人遭受的苦难经历并融为其中一员后,主人公认识到基督教信仰对黑人的重要意义,并找到自我。
论文关键词:约翰,自我
詹姆斯·鲍德温是美国二战后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他的著作包含了小说、散文和戏剧,被誉为“五十年代的主要黑人作家和散文家”。其中小说《向苍天呼吁》(1953)是他的最佳作品。小说描述的是住在纽约黑人区哈莱姆14岁的黑人少年约翰·格兰姆斯在生日这一天皈依上帝的故事。《向苍天呼吁》自发表以来,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评论家们从不同的视角解析这部经典之作。本文着重分析主人公自我探索的过程。
二、 自我的迷失
小说一开始就展示了主人公约翰面临的危机。人人都说约翰长大后会当牧师,而他也不假思索的信以为真,当他14岁生日这天早上醒来时,开始怀疑这件事,这正是约翰对自我探索的开始。“我向前望去,我满腹狐疑”。[1]他开始思索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和自己究竟是谁这两个问题。
作为一个14岁的孩子,约翰从未真正理解宗教对他的父母及其他教徒的深刻意义。对他来说,读圣经、去教堂只是例行公事或是迫于父母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他只是一个教会里的旁观者,带着鄙视的眼光看待教堂里的会众。当他看到17岁的伊莱沙已成为牧师,而他也要走上同样的道路时,他开始反抗,拒绝父母和教堂会众加给他的这一身份。约翰和伊莱沙在教堂摔跤就有着深刻的意义。“他下定决心不受征服……他使出全身的力气同伊莱沙搏斗着,浑身充满了一种几乎是仇恨般的力量。”[2]约翰自我意识觉醒后,他开始奋力抗争,拒绝认同别人指定的身份。“他已打定主意,决不做父亲那样的人(牧师的身份),也不步祖宗的后尘,他要过另外一种生活。”[3]
在寻求自我时,约翰挑战了父亲加布里埃尔心中黑人的自我意识。几个世纪以前,黑人被迫离开非洲大陆,离开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及生存的根基,来到美国这个白人统治的世界,他们受到白人的奴役和压迫,自我身份也被剥夺。他们逐渐接受了白人统治者强加的身份,他们是“野蛮人、异教徒,是劣等人”。[4]“黑人不得不接受白人制定的黑人身份——黑人一文不值而且是劣等种族。”[5]加布里埃尔在南方长大,他不仅经历了白人对黑人残忍的压迫,也将白人的这些观念深深烙在了心里,当他教育子女时,也在传递着这种白人眼中的黑人身份。他不允许儿子约翰对这种身份有所逾越。然而,从小在纽约长大的约翰,没有种族经历,作为新时期的美国黑人,他试着探索新的自我。但是他却一直彷徨困惑,没有结果。
约翰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他善于思考,得到了白人老师的赞赏。他渴望通过他的聪明获得权力,离开这个贫穷肮脏的黑人社区,过着富有体面受人尊敬的生活。他试着融入到美国社会,做美国社会的一分子,但他发现,当他走在纽约的街道上,一切都是那么生疏,他没有勇气走进图书馆,也没有勇气开口跟白人售货员讲话。他并没有融入到美国社会——这个白人统治的世界。他不属于白人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黑人民族的一员。在约翰的心底,他憎恨自己黑色的皮肤,黑色让他联想到丑陋,肮脏和耻辱。“这个国家的黑人从睁开眼睛开始观察整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被告知他们应该鄙视自己,因为这个世界是白人的,而他们是黑人。”[6]约翰对自己幼时一丝不挂躺在白色床单上的照片充满了厌恶正说明了他讨厌黑色,鄙视自己的种族。这一价值观表明他不能认同黑人种族身份。约翰既不能融入白人社会又蔑视黑人种族。他进退两难,遭受着自我缺失的折磨。
三、发现自我
“自我的发现……依赖于个体对集体经历和传统的认同。”[7]这是约翰探索自我的必经之路。但是他既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又不理解父母所信仰的基督教——黑人民族在美国几个世纪所积淀的文化传统。对于父亲提及的黑人所遭受的苦难,约翰只是“在书上读到过有关白人对黑人的所作所为”,[8]除此之外,他对黑人民族在美国的历史一无所知。因而,他也不理解父母和其他会众的宗教热情。总之,约翰对黑人种族的经历持一种疏远的态度。
然而,“直到我们发掘自己民族的历史,我们才能知道我们是谁”。[9]除此之外,约翰别无它法,他必须要接受黑人历史。在小说第三部分,约翰在教堂祷告中实现了顿悟,他接受了自己民族遭受的苦难,决定成为黑人历史中的一部分。他仿佛看到了父母、姑姑、父亲那早已过世的妻子,他仿佛听到了一个声音,“是一种充满了整个坟墓的……这是一种无声的哭泣——然而它们却在对约翰受惊的灵魂诉说着无限的忧郁,诉说着最痛苦的忍耐和最漫长的黑夜;诉说着最深的流水,最牢的锁链,和最凶残的鞭笞。”[10]约翰明白了基督教帮助黑人从白人的奴役中坚持了下来,并帮助他们找到自我,找到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明白了基督教信仰对父母及黑人种族的重要意义。最终他接受了上帝的拯救,而这标志着他对黑人历史的再认识。约翰听到一个声音后问的三个问题解答了他与黑人民族的关系:这是些什么人呢?他们是谁?他自己又该到什么地方去呢?当他接受基督后,他“再也不是陌生人了。……他已经回到了家,成了他们队伍中的一员;他的泪水和这个黑老太婆的眼泪混在了一起”。[11]终于,约翰找到了自我,也找到了力量。曾经满腹狐疑的他“准备好了,正在途中”。[12]
四、 结语
从自我的迷失到发现自我,约翰经历了深刻的思想发展过程。只有在承认黑人种族在美国的痛苦经历,承认自己是黑人的一员时,约翰才发现自我,从而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而这也解释了鲍德温所持有的观点,只有承认认同黑人种族在美国经历的苦难和文化传统,黑人才能找到自我。
参考文献
[1][2][3][8][10][11][12]霁虹、宏前,向苍天呼吁[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4]Campbell, Neil. and Kean, Alasdair. American cultural studies [M], Great Briton: Routledge, 1997, P75
[5]Jones, F. Beau. James Baldwin: The Struggle for Identity [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7, 1966, (2), P112
[6]Morrison, Toni. James Baldwin: Collected essays [M]. The library of Ameica, 1998, P303
[7]Nelson, S. Emmanuel. James Baldwin’s Vision of Otherness and Community [J].MELUS, Vol.10 Expressions of Ethnic Identity, 1983, summer, P 29
[9]Carolyn, Wedin Sylvander. James Baldwin [M]. New York: Frederick Ungar Publishing Co.1980, P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