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文学翻译中的误译现象试析-小议《骆驼祥子》Evan King译本中的“误译”

时间:2016-02-23  作者:史晓丽范武邱

[摘要]美国翻译家Evan King 的名译本Rickshaw Boy(洋车夫)源自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该译本在老舍研究中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无意误译”与“有意误译”两个层面评析了King译本中的“误译”现象。
论文关键词:《骆驼祥子》,误译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不同译者的不同读解可能都是各取所需,都是一种误读,都是“媚俗”,它们拼合起来也许就接近真相。但是每一种误读又可以说是合理的,每一个译者都可以对原著有某种程度上的“独裁”,作家在作品完成之后就不再是至高的阐释者,能够捍卫其本来面目的恐怕也只是对文字的校正。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作家和他的作品被误会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在阅读中被简化、歪曲、各取所需,是所有的作家至少是那些内蕴丰富的作家的共同的命运。作为较早为美国读者甚至是美国社会所了解的中国作家之一,老舍也不能例外。本文旨在对Even King在1945年出版的Rickshaw Boy中的“误译”现象进行尝试性探讨。

二 原作地位及译者介绍

《骆驼祥子》[1]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小说先后被译成日、英、法、西班牙等十几种文字,其中影响较大的英文译本当属美国翻译家Even King的Rickshaw Boy, [2]该译本一问世便风靡欧美, 很快成为当年的“畅销书”,出版不久即名列美国纽约著名的读书俱乐部“Book-of-the Month Club”的推荐书目中。该俱乐部向来以选书严格、眼光锐利而著称, 它对老舍的《骆驼祥子》给予了极高评价,认为这部书在反映现实及叙述技巧等方面“有着不同寻常的价值。”随着小说的走红,它的原作者老舍先生也相应地成为美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同时赢得了世界性声誉。八十年代初,导演凌子风将剧本搬上银幕,英文名字仍为Rickshaw Boy, Even King译本在西方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可略见一斑。

译者原名Robert S.Ward,曾是美国外交官,在北京生活多年,对中国的语言文化、风土人情非常熟悉。Even King有影响力的译作不多,除《骆驼祥子》外,还翻译了老舍先生的另一部小说《离婚》并于1945年由Renal&Hitchcock公司出版。尽管译者对小说的结尾和一些情节作了些改动,对于文化色彩较浓的部分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但他充分发挥英语表达优势,总的来说该译本还是非常成功的。

下面本文将分别从“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两个层面对Rickshaw Boy这个译本中所出现的“误译”略加以分析:

三“无意误译”

所谓“无意误译”,作者在此是指由于译者本身的知识素养不足或有限,导致了对原文个别词语,句子或段落理解的偏离,但总体上的译文还是算忠实于原文的“直译”。

对照原著及King的译本,纵观前21章,除了个别的人地名,俗语,歇后语等的翻译欠准确和些许景色描写的空缺之外,从总体上说,译文行文还是比较流畅,还是基本忠实于原著的。

就人名的翻译而言,King译本中的误译例子不在少数。首当其冲的就应是原文主人公“祥子”的翻译。中国传统中的“祥”字之意在并非单纯的一个英文词“Happy”所能涵盖的,“Happy Boy”并不 “happy”,其苦非常人所能体会,因此无论对中国读者还是外国读者来说,这个译文都是有误导性的,都是不贴切的。也许,这正暗示了译者之后的对原文大结局的改写。此外,譬如“丁四”,“刘二”,译为 “Ding Four”, “Liu Two”都是很蹩脚的,即使一定要用数字不可,这里的数字也应用序数词而非基数词。

再来看有关“俗语”的几个例子:

1.“可吓死我了, 我的妈,这是怎么了? 你还不动换哪,得了破伤风还了得! 快走! 先生那儿有药!”

She cried out: “My mother’s! You frightened me to death! What’s been going on here? And of all this, then what could be done for you? Hurry in there- the master got some medicine there. ” (P75)

可以看出, 此句中King并没彻底理解中国俗语 “破伤风”的内涵,因此他仅仅用一句概述性地 “what’s been going on here”代替了原文中的“破伤风”三字, 有很明显的回避嫌疑。

在中国文化中,“破伤风” 一词,是指破伤风杆菌(Clostridium tetani)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一切开放性损伤,均有发生破伤风的可能。祥子载着高先生连车带人摔了出去,自己也擦伤了,高妈作为曹家的仆人心直口快,心地善良,情急之下出口安慰。同时,她也是典型的中国下层民众的代表, 口中的话语自然是充满地道的中国味儿,是地道的中国式俗语,因此,这个词的内涵在翻译过程中的缺失,不能不说是种遗憾。

2.在别处,有人嫌她太张道,主意多,时常有些神眉鬼道儿的。

There might in other places have been people who regarded her as too boastful and expansive, too full of ideas and always describing the eyebrows of the spirits and the laws that the devils follow. (P75)

例句中,有两处译文并没有很确切地再现出原文的美,譬如:“张道”二字,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方言,比喻举动毛躁,毛手毛脚。” 老舍的本意也只是想只体现出“有部分乡里乡亲介意高妈的毛手毛脚和大大咧咧的举动”而已, 因此King在此处把它译为boastful and expansive(爱吹牛/咄咄逼人),实在有失偏颇,并似乎还在某种程度上暗含了原作者所没有的贬低之意。

再比如:“神眉鬼道”一词。它是典型的中国成语,主要用来形容某人花样多,有些神秘莫测。[3]却被译者译成“describing the eyebrows of the spirits and the laws that the devils follow”,这就完全偏离了作者用词的本意,这种生硬的直译让译文读者感到冗长拖沓且莫名其妙。

四“有意误译”

所谓“无意误译”,是指由于译者有意为之的翻译策略而形成的原文内容或内涵被增,减,删,改的翻译现象,根本上说,就是商业原因或者意识形态原因对文本翻译操控的结果。

King译本的最后两章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的改译,甚至可以称之为“重写”。不仅人物和故事情节方面有所增减,祥子的形象更是被改头换面,祥子已不再是“老舍的祥子”。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文学的立足与出路
下一篇论文:文学创作中方言闪耀的光彩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