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梨花体为什么存在当代诗坛“病态”诗歌的哲学归因_生存论-论文网

时间:2013-11-30  作者:张乾娟

论文摘要:封建王朝结束后,诗歌便从文学中心走向边缘。虽然不再处于主流地位,诗歌在当
论文关键词:梨花体,病态社会,非理性主义哲学,生存论,尼采
 

一、“梨花体”事件

随着中国封建体制的崩溃,以诗歌为主流的文学体系也随之崩溃。自1916年胡适、郭沫若等人倡导的新诗运动后,近一个世纪里,诗歌的地位慢慢沉沦。尤其是当下,诗歌已经处于边缘,不再是文学的正宗,也很少有人以写诗为谋生的手段。然而,在21世纪初,却爆发了继新诗运动以来,最大的诗歌事件和文化事件,即“赵丽华诗歌事件”。

2006年8月,有人以赵丽华名字,建立了一个网站,粘贴了赵丽华的一些短诗,还炮制了仿造她的诗体作的伪诗,配上“鲁迅文学奖评委、国家一级女诗人”的标签,并且以丽华为谐音,创立了“梨花教”派,封其为教主,在三、四天时间,就制造出了“万人齐写梨花体”的壮观场面。

这次诗歌事件也是网络媒介发达的产物。几万人参与的诗歌运动,在过去的任何时候都难以想象。梨花体诗歌曝光以来,争议不断。不少网友对赵丽华的梨花体诗进行恶搞和批评。韩寒写出博文《现代诗歌和现代诗人怎么还存在》批判现代诗,随后,遭遇现代诗人群起而攻之。这时候,诗歌如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论是知名学者,还是普通的小诗人,不论支持梨花体,还是否定梨花体,诗人们总爱问:“您怎么看待梨花体?”一些老诗人甚至无可奈何的叹息:“不明白梨花体为什么会出现。”

诗歌的发展路程是曲折的,当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常常会受到老一辈诗人的诟责。朦胧诗在当下很受推崇,然而,在朦胧诗繁盛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却备受批评,遭到艾青为主的第一代诗人的反对,甚至遭到国家级刊物和中国作协的“封杀”。当朦胧诗的首创人都被“雪藏”的时候,朦胧诗才受到重视,并获得很高的声誉。朦胧诗存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这一批诗人的退出,就预示着北方诗坛的没落。1983年前后,诗歌的中心转移到南方,在南方兴起了“莽汉主义”“非非主义”“他们”“海上”等诗歌流派,推崇口语写作。莽汉充满野性和酣畅,受80年代改革开放的影响,以“文革中的造反者”的姿态要将西方一切艺术和现代繁华洗劫一空。非非主义消解两千年来“文以载道”的文化禁锢,对诗减去意义,减去语感。“他们”和“海上”将诗歌从“道”转向“人”。描写人在繁华世界里争辩、质疑、荒诞、孤独的心境。

直到稍晚一些的圆明园诗群的出现,总算唤醒了北方的诗歌,抒发对大都市中的废墟家园的哀怜。然而,北方诗坛却不是一帆风顺的,80年代的最后一年,海子、戈麦自杀,骆一禾病逝;90年代初,顾城、徐迟、昌耀的相继自杀,使北方诗坛陷入一片恐惧和迷茫。90年代,诗坛终于恢复了平静,诗歌创作走向两个极端。一是接受朦胧诗的创作手法,重新拾起第三代诗人过分放逐的诗意,创作符合大众正常心里接受能力的诗歌,如韩东、欧阳江河、西渡、伊沙等。二是放逐80年代诗歌中已经放逐和没有放逐的的东西,彻彻底底地摧毁诗的意义和功能。人们将这一系列的诗歌称为病态诗歌,如废话派、垃圾派、无聊派、下半身等。这些诗歌如其名字,追求诗歌纯口语写作,零度意义,既无朦胧诗派的理性,又无第三代诗人的感性,把对社会生活的废话、垃圾、无聊的态度直接表露出来。

通常,人们只知道梨花体的存在,不了解其与废话派、垃圾派、无聊派等诗派的实质联系。它们都是当代诗坛争议很大的诗歌流派。人们知道梨花体最多,本文也以梨花体为题,只是因为梨花体形成了一个诗歌运动,在这类诗歌里为人最为了解和关注。

二、病态社会与历史演变

“病态”一词,已经不是完全的贬义词,它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态度,在20世纪中叶,哲学家就借来这个医学术语,阐述他们的社会理论。病态诗歌的出现与病态社会有极大的关系。德籍作家马尔库塞阐述了产生病态社会的原因。发达的工业社会是一个病态的社会,这个社会将人异化到了极点。社会和人随时都应该是多向度、多方面的,有肯定,也有怀疑的东西。社会各个行业都以效率为第一标准,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重要目标,以科学技术为达到这两个标准的方式,征服对立面,使社会一体化。整个社会在向标准化协调,人们便产生与现存制度相一致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凡是超越工业社会的观念、欲望、精神都会受到排斥。光与影、声与电等媒介将社会观念植入人的思想意识。不仅是从精神方面,现有社会是由工业和政治掌管着,主人们为了物质欲求,将战争和对自然地破坏强加于普通人头上。人们便在这些压迫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系统性的操纵,人的外在和精神都“物化”了,屈从于虚假的幸福意识。而弗洛姆更是将“病态”移植到了人身上。病态社会使人性发生异化,成为病态的人,这是工业社会生产了一切方便于人的物品,有一项重要的产品。“病态”诗歌的命名也许就源于此。

这种新诗的变异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产生的。王国维说:“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清之小说,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彪炳于史册。”诗,多多少少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实践和思想情感。一个时代造就一代诗人,“诗余”“词余”终究成为一代的文学正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走进纸织画 体验永春民间工艺-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莎翁十四行诗中的情爱观-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