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拜伦诗剧中的该隐传统_反传统-论文网

时间:2014-06-21  作者:鹿杰

论文摘要:该隐是西方文学传统里面的一个经典形象,这一人物首先出现在《圣经》里面。他是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长子,也是杀死自己弟弟亚伯的凶手,因此他被称为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杀人犯。自此以后,该隐这一人物就被打上了罪与恶的印记,《圣经》里面也形成了邪恶的该隐传统。而拜伦的诗剧《该隐》却赋予了该隐这一人物一个英雄的形象,更确切的说,拜伦式英雄的形象。这一形象与传统的邪恶该隐形象截然相反。本文试图通过该隐形象的转型来揭示拜伦的上帝观及恶魔观,从而探讨拜伦及其作品的反传统性。
论文关键词:该隐传统,邪恶,上帝观,恶魔观,反传统

《圣经》被视为西方宗教的经典,是西方精神文明的支柱,它广泛影响着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同时《圣经》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文学家将圣经用为赖以模仿的原型,从中汲取文类、语言和象征意义。(莱肯:11)许多作家以《圣经》中的人物为蓝本创作自己的作品,其中该隐的形象一直为后世的作家所青睐。在这些作家的作品中,该隐有时以原型的形式出现,比如《哈姆雷特》里那个弑兄篡位的克劳迪娅。有的作家甚至以该隐为主角重述《圣经》中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较著名的有柯勒律治的《该隐的流浪》等,但最著名的当属拜伦发表于1821年的诗剧《该隐》。该剧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圣经》中邪恶的该隐形象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大胆挑战更是震惊了当时传统的西方社会。

一、该隐的传统形象

在西方文学的象征体系里面,该隐这一人物形象一直被视为邪恶的化身。(梁工:40)而这一邪恶的该隐形象最初来自希伯来的经典《圣经》。有关该隐的记载出现在《圣经·创世纪》第四章里面,大致情节是:该隐与亚伯是兄弟,同为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儿子。有一天,他们俩为上帝献祭,上帝只取亚伯之祭品。此举遭到该隐的嫉恨,出于嫉妒,该隐杀死了亚伯,该隐遂被上帝流放。(HolyBible:4)自此以后,该隐就被人称作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杀人犯。一提到该隐,大家都会和杀人犯、背叛上帝、邪恶化身等词联系起来。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对整个西方文化影响深远。《圣经》中所倡导的一系列思想、信念、态度和习俗都已深入人心,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打上了《圣经》的烙印。在此基础上,《圣经》中的伦理道德于是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西方人民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于是该隐,自从《圣经》记载其于田地间杀其兄弟亚伯而来,就成了众口一词的背德者、渎神的人,受到后世持续不断的诟病。或许有的人会会质疑上帝,说是上帝偏心或是嗜血,只接受了亚伯带有血腥的祭品而看不起该隐的祭品,从而导致了该隐杀弟这一事件。上帝对这一事件当负有责任,而不仅仅是该隐一个人的错误,但这些少数派的看法在《圣经》思想统治的伦理道德中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圣经》的规范性要求人们遵守圣经中各种各样的伦理道德,比如上帝是至善的,没有人能怀疑上帝的权威性,于是该隐的邪恶形象从《圣经》问世便一直流传后世,邪恶便成为了该隐的传统形象。

二、该隐形象的转型:拜伦,《该隐》与英雄形象的建立

拜伦的《该隐》创作于1821年。在此之前,拜伦从歌德的《浮士德》得到灵感创作了著名诗剧《曼弗雷德》。该剧是拜伦对人生及世界的许多问题的思考,而《该隐》则是《曼弗雷德》关于人生探索的继续和发展。(拜伦:4)

《该隐》取材于《圣经旧约》中家喻户晓的该隐杀弟的故事,但拜伦的该隐却与传统的邪恶的该隐形象有大大的不同。在拜伦的《该隐》中,该隐被描写为一个敢于反抗上帝权威的年轻人类形象。在第一幕刚开始的对上帝的感恩朝拜中,亚当、夏娃、亚伯、阿达、洗拉无不对上帝感恩戴德,顶礼膜拜,只有该隐一人拒绝向上帝感恩膜拜,他自认为对上帝一无所求,也无感激之情,所以拒绝祈祷。他的态度让亚当夏娃深感忧惧,其弟亚伯也认为他会激起上帝的震怒。众人离去,该隐一人思考着生命的意义:为何无辜的子女要承受父母的罪过?为何要膜拜把人类赶出乐园的上帝?就是因为上帝有无限的权威吗?他对上帝提出了种种质疑:“这是知识树,那是生命树;知识是好的,生命也是好的,它们两者怎么会是恶的呢?”(拜伦:126)

以勃兰兑斯的话来说:“该隐是思考着的人类”。他从不盲从盲信,他思索世上的一切事情,有着自己的观点,而不像他的弟弟亚伯那样过分的崇拜上帝,从未思考过为什么要去感恩膜拜上帝。他质疑上帝,痛恨自己要承受父母亚当夏娃犯罪所带来的惩罚。拜伦的该隐总是带着点点忧郁,时刻在思索着自己的宿命—死亡:

该隐:我是在活着,然而只是为死而活着,

而且即便活着,也看不到任何使死

显得更可憎的东西,除去一种天生的固执,

一种可恶的但却无法战胜的永生的本能,

我痛恨它,就像鄙视我自己,但无法克服。

我就是这样活着。真愿从来没有活过啊!(131)

在该隐的眼里,人如果来到世上注定要死去的话,还不如不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想抗争,然而这是他的宿命,而他痛恨这所有的一切。

该隐对上帝的质疑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在卢西弗的诱导下愈发的清醒和强烈。在随卢西弗游历了宇宙深渊之后,该隐看到了久远时代以前以及未来时代的生命,甚至还瞥见了死亡的国度。(拜伦:5)他更加认识到生命的本质—虚无。一想到自己的子孙后代要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死亡的世界里,他就感到愤怒。他甚至想把自己的孩子轧死在岩石上来结束死亡的苦痛。

认识到上帝的虚伪,在献祭时,因为与亚伯的意见相左,该隐与亚伯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最终,该隐失手打死了亚伯。该隐犯下了杀弟的罪名,最终受到了上帝的惩罚以及父母与亚伯之妻的诅咒,最后只有妻子洗拉对他不离不弃,跟随他一起流浪受上帝的惩罚。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鱼玄机诗歌史料价值之我见_作用-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形式的差异 共同的“文心”_相通性-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