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从凝视的角度浅论约翰班维尔《海》中的自我建构-论文网

时间:2013-11-23  作者:陈蓓蓓,浙江,温州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以约翰班维尔作品《海》为分析文本讨论凝视与自我建构之间的关系。凝视分为“那喀索斯式”凝视以及承载欲望的窥视。马科斯凝视镜中自我、凝视他者、并窥视他者,同时也被他者凝视。所有这些凝视都是自我建构的一种方式;马科斯在凝视中努力建构自我,但重塑身份之路并非如此平坦,他始终未能摆脱迷茫与空虚,自我身份仍旧破碎。
论文关键词:海,自我建构,凝视

概述

《海》是班维尔的第14部小说。这是一部艺术与神话完美交融的小说。故事讲述了艺术史学家马科斯莫顿面临着人生的十字路口,努力去应付所有的混乱并建构失去的自我身份。然而,人生中的新旧缺失却不断地折磨他,过去以及现在的伤痕也被证实是难以克服的。他的自我建构之旅在这些交织着地累累伤痕中也因此显得步履维艰。他寻求这各种方式去摆脱迷失重建自我,凝视成了他的选择之一。

凝视与自我建构

拉康认为,婴儿最初处于不适应和动作不协调的“原处混乱”之中,对自己形象的认同是破碎的,不完整的,进入镜像阶段后,他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镜像,婴儿从此获得了一个认同的完整形象;镜子提供了建构理想自我的媒介,通过凝视自我的镜中像,主体开始进入代表文化与语言的象征界。在象征界,镜子已非物理镜子,而是由他者取而代之,主体为获得自我意识和自我身份必须去凝视他者。凝视行为将目光的暴力加之于他者身上,凝视者显然处于有利地位并掌握着权力,而被凝视者却被奴役,被迫处于劣势地位。凝视者因而主动地建构自我身份,而被凝视者却被动地接受由于凝视者的凝视而施加与他的形象。然而,凝视所包含不仅仅是主体对他者的凝视,更有拉康所谓的他者凝视;在凝视之下,先前的主体便转化成了一个完全被凝视的他人,而受役于先前的客体,成为了他者的欲望客体,给他者的欲望所俘获。先前的主体受到了他者性的侵入,自我建构的过程也因此极大地受到了他者的影响。个体就在凝视与反凝视的角色转换中逐步建构自我的身份。

“那喀索斯”的自我凝视

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那喀索斯为自我的美貌所吸引,将凝视的目光投向清澈的湖泊中的自我影像,童年时的马科斯也喜欢凝视镜中自我:“有段时间我非常喜欢我在镜中的形象”(86),“我年轻的时候,那一双丝绒般的睫毛可是女孩子都羡慕的”(88),而且“我”很高;这一完美的镜中像成了他信心的来源,尽管他出身卑微,他置身于世界的中心,尽管这个世界只有他一人,他从此获得了认同的完整形象,但同时这个形象又是虚假的。

拉康说,除了实体镜子,现实世界还存在着各种各样可以充当镜子的他者。少年时期的马科斯凝视镇上的“医生、律师、还有父亲一直谦恭为之服务的工厂主,还有那些仍住在树丛掩映的大房子里的贵族新教徒的后代”(66),对于马科斯来说,他们都是象征界的镜子,让他看到了自我的未来形象,并努力为此建构。然而遗憾的是这些镜子所映射的理想自我仅仅是理想的自我,而非真实自我。克罗伊是他的另外一面镜子;因为她的存在,“我”也变成了客观实体,“如果她是真的,那么,突然间,我也是了”(115);克罗伊使“我”感受到自己是有意识的主体,她改变了“我”,而“我”也借有这面镜子建构“我”的身份。可惜这面镜子早早的破碎,而“我”身份建构的努力也因此中途夭折。多年后安娜的出现似乎拯救了“我”,或“我”的身份,“她就像一面镜子,在那里我所有的变形都会被拉直。”安娜使“我”重获自我,一个看似理想的自我。

然而,镜中并非只有完美像,从不同的角度完全可能映射出完全相反的形象。现在的“我”不再逗留与镜前,因为“我被里面显现出的那副面容震惊了”:

“一个悲哀蓬乱的人形,像是带着万圣节面具一样,橡胶下垂凹陷,与我脑海中顽固残留的印象毫无相同之处。……最近当我看着自己从镜中望出来,像那样弯着腰,脸上带着惊讶与茫然的表情,嘴巴张开,眉毛像是带着倦怠的惊骇一样供着,我感到我一定有些地方看起来与吊死的人有些相像”(86)。

这一扭曲的形象源于他生命中他者的缺失,包括想象界的母亲和象征界父亲的名字。安娜来了又走了,她是马科斯想象界地母亲亦或时象征界父亲的名字;她曾给他带来希望,然而死神带走了她,留下他独自一人,身心受创,无法自拔,无法忍受。而扭曲的形象是他对自我的否定,是对自我存在合理性的质疑。他无处可逃,却跟随潜意识回到了多年前的海滨小镇,儿时的伤痛席卷重来,与现实相互交织,阻碍了他的身心发展与自我建构。

拉康说想象世界的自恋式肯定与象征界的他者认同使得主体成功的建构完整的自我身份。然而,马科斯的自我身份是破碎的,因为他的生命中缺少了主要他者即“父亲的名字”的认同,而“母亲”也一一从他生命中消失,他所苦心为之建构的理想自我也随着他者认同的消失而濒于溃败。

偷窥:承载欲望的凝视

偷窥带有性的色彩,是对欲望客体的凝视,并从中获取快感。弗洛伊德认为偷窥的快感也存在于儿童,尤其是7到12岁之间的这些青春萌动期少年。处于这一阶段的少年性心理及生理发展都处于潜伏期,此时由于受传统的约束,他们对于性的欲望及表达都是受到压制和禁止的。对于早熟的少年来说,这一压制和禁止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性的异化发展,表现之一就是承载着欲望的偷窥。

男孩时期的马科斯自称是“罪行鉴赏家”,虽然“白点神父”曾向他讲述过看的罪恶。“我总是留神寻找着裸露的肉体”:

“那些绷紧的颤抖的肉体自由裸露着,只是披着大理石的长袍或是偶尔几片薄纱---偶尔,也许吧,但却像露丝的沙滩毛巾,或者康妮格雷斯的泳衣一样是令人沮丧的保护---充斥在我青涩但却已经过热的想象中,带着对于爱以及爱的犯罪的幻想,追逐着我,俘获了我”(5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贫困与权利-- 论阿马蒂亚·森的《贫困与饥荒》_反贫困-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笑中藏痛的“心灵技术”——论东西小说《痛苦比赛》幽默的语言艺术-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