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从探春形象看封建礼教下的女性悲剧_庶出

时间:2012-05-12  作者:张洪英

论文导读::探春作为《红楼梦》中曹雪芹塑造的较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她既是具有高雅志趣的罕见女儿,又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家,同时又是一个见识敏锐具有强烈忧患意识和深刻危机感的女子,然而如此杰出的女性在封建制度下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她是嫡庶制度与弱势性别的双重受难者,因为先天不足的庶出的身份,她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因此她敏感、自卑,处处谨慎、警惕,与亲生母亲和兄弟不能亲近;而作为女子她虽“才自精明志自高”却无处施展,不能够实现自我的价值;在等级森严的制度下,她无力掌握自己的婚姻,最终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被“放逐”异乡,通过探春这一形象的悲剧命运可以看到在封建制度下女性所受到的戕害,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对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女性悲剧命运作出进一步的审视。
论文关键词:探春,才智,庶出,封建礼教,女性悲剧
 

引 言

三姑娘探春,是贾政与赵姨娘所生,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贾环的胞姐,外号“三刺玫”。她是红楼梦里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她初次出场时,作者是通过黛玉的眼睛这样描绘她的:“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1]在金陵十二钗中位列第四,仅在钗黛、元春之后,在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时自取别号为“焦下客”,在大观园中居于秋爽斋。在《红楼梦》中她是一位出众的女子,她聪明伶俐、精明能干,是众姊妹中的佼佼者,她有才情,有远见,敢说敢做,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女子。但是如此杰出的女性在封建制度下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最终踏上了“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的远嫁之路。本文将通过对探春这一悲剧命运的分析庶出,从而使我们更好地对封建制度下的女性悲剧命运作出进一步的审视。

一 精明的才智

“才自精明智自高”是曹雪芹在第五回的判词中对三姑娘探春的一个极高的评价,同时这也是她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她具有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另一方面她有着清醒的头脑,对世事有清醒的认识和见解。这主要在结社、理家、抄检大观园这三件事情上集中表现出来。

(一)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

琴棋书画本是贵族家庭小姐们的消闲品,而作者本人也是擅长于诗词的,所以书中诗词颇多。若论诗的格调与才气,探春确实不是最高,远比不上黛玉、宝钗、宝玉等,可诗社的发起者却是探春。自从有了诗社后,黛玉、宝钗、宝玉以及湘云、李纨诸人才能时常自动聚合,展开了青年不以长辈为中心而相聚的局面,[2]使得众人的风流文采尽情发挥出来。

一次诗社的组织,显示了探春有主见、有决断、有号召力的人格力量。同时这个号召和发起也有向男性挑战、否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和反抗男尊女卑陈腐陋见的鲜明色彩。如果说倡建诗社还只是探春才智锋芒的初露的话,那么治家理财则是她智慧与才华的集中表现。

凤姐有恙后,王夫人命尚德不尚才的李纨,圆滑乖巧、熟谙人情世故的宝钗和精明的探春三人共同执事。当时贾府里面的关系非常复杂,正如探春自己所说的一样,整个贾府个个都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三姑娘探春就是在这种矛盾重重,又是经济出现了“负增长”的严峻情况下上任的论文服务。加上她是贾政的偏房所出,有一个人人不齿的母亲和一个行为猥琐的胞弟。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特别是贾府,这无疑又增加了探春的一层压力。但是她敢于承担重任,处理事情秉公持正,决不徇情,坚持原则和制度,几件事一过手,荣府的管事娘子们便感到三姑娘“精细处不让凤姐”。

而探春理家上任后遇到的第一件棘手的事便是她的生母赵姨娘之弟赵国基丧葬费的事。这样一个尴尬身份的人死了该赏多少银子呢?老管家媳妇吴新登家的故意刁难而不说明往例,不提供办法,要故意难一难这位年轻姑娘,看看她的笑话,结果精明的探春敏锐的察觉到其中的问题,她感觉到自己必须先立威信,然后才能方便行事,所以她针锋相对的戳穿了对手的卑劣伎俩,当面指斥了吴新登家的,最后严格按照旧例赏银二十两。

接着她决定先“找几处厉害与体面的人来开例”,于是她免去了贾环、贾兰、宝玉上学的点心纸笔的月银,因为这是重复支取的费用。又把每个姑娘每月重支的头油脂粉费二两银子免去了。因为姑娘们每月已有了二两月银,丫鬟们又另有月银,而买办们买来的东西或是迟迟不到或是劣质的,这是属于不必要的开支。

另外探春因看了她家的奴才赖大家花园的管理方法,感到大观园所生产的稻米、竹笋、莲藕、花果、鱼虾完全糟蹋了庶出,所以提出了一个新的管理方案。她委托几个园中的婆子媳妇分别承包,就把一个消费性的大观园改造成了生产性的种植园。探春的改革不仅节约了养护人员的开支,而且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增加了贾府的收入。

探春理家精明、干练、严谨,毫不亚于凤姐,然而她与凤姐又有着极大的不同。凤姐治家锋利中满含着杀机,通过她严厉的惩罚使下人们畏服,在理财上凤姐是贪且狠的,她还营私舞弊,瞒着众人放高利贷,收受贿赂来中饱私囊,而探春则是锋利中见严正,通过严格的管理和做事的公正来立威,她的种种措施也都是在维护贾府的整体利益,为贾府开源节流,兴利除弊。

通过理家让人们看到了探春的才智,表现出了她的“补天之才”,然而探春在一片称颂声中改革一年省下来的只有四百两银子,还不够贾赫买一妾之用,还不足太监敲一笔竹杠之需,在贾府这样的候门巨族里无异于杯水车薪、九牛一毛,根本无济于事。[3]并且不久凤姐病愈重新执掌大权管家,贾府的一切又一如往昔般的持续下去,内部的改革一扫而光,连一线生机都没有了,探春的良苦用心只能付诸东流。

(二)对世事的清醒认识和见解

在贾府探春对贾府的形势是看得最为清楚的。她对贾府内部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及其所面临的大厦将倾的深刻危机有着客观、冷静、清醒的认识和见解,这在抄检大观园事件上表现的最为充分。抄检大观园是荣国府种种危机的集中暴露,而抄检的后果是什么?不仅王夫人没想到,聪明过人的王熙凤也没想到,[4]只有探春意识到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5]由现在抄检大观园预料到将来抄检荣国府;由甄家已经被抄检预料到贾府将要被抄;由外头一时杀不死预料到自相残杀才能一败涂地。这三层对比预料,把抄检大观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而今到将来的一切后果都看透了。

事实证明,探春的预料是准确的。但同为主子,贾府的其他主子们则大多“安富尊荣”,而不知客观、冷静和清醒地认识贾府的矛盾和所面临的深刻危机,更不知“运筹谋画”为何物。贾府中的男人们,诸如贾赫、贾政、贾珍、贾琏、贾蓉、贾瑞等人,要么恣意妄为,要么懦弱无能,简直没一个好东西,当得起“安富尊荣”是有余的。贾府中的女人们,贾母不消说是“安富尊荣”者的代表,其他太太小姐们也大多能标准地做到这一点。即便是贾宝玉这个有着叛逆思想的局外人,也多次劝说“三妹妹”要“安富尊荣”。

发起诗社时的探春是兴致勃勃、热情洋溢的;理家时的探春是雄心勃勃、踌躇满志的;反抄检时却是清醒地看透了百年望族必然没落的趋势。因此, 她一方面严阵以待,坚决反抗;同时感慨万千,伤心落泪。敏锐的探春已经明白了: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她是渺小的,她个人的力量也是极其微薄的。面对行将没落的贾府,即使她志再高远,才再精明,也挽救不了家族的衰败。

曹雪芹通过结社、理家和抄检大观园三件事集中的表现了探春的精明才智。她具有卓越的组织管理才能,既是一个大刀阔斧的改革家,同时又是一个见识敏锐具有强烈忧患意识和深刻危机感的杰出女性,但是她的改革最终也没能挽救贾府走向衰落的命运,而对世事的清醒认识和见解给她带来的是痛苦与无奈,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家族在一点点的衰落却又无能为力。

二 自尊与自卑的性格

任何一个人都有两面性,一个是自然的我庶出,一个是社会的我。有些人的两面性较弱,而有些人较强。探春身上的这种两面性就是非常明显的。作为曹雪芹塑造的极为成功的人物之一,探春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丰满的人物形象,在她身上自尊与自卑同时存在。一方面,她是贾府的主子姑娘,享有封建贵族的一切特权;另一方面,她又是封建社会最让人看不起的姨娘所生,为世俗所轻。

探春是庶出,为赵姨娘所生论文服务。在封建宗法社会,嫡、庶有别,“适(嫡),谓适夫人之子,尊无与敌”。[6]庶子由妾出,在权力、财产的继承和社会地位方面,都不如嫡子。虽然探春和其他姊妹一样,也深得贾母、王夫人的喜爱,但受世俗传统礼教的影响,庶出仍导致她身份上的卑微。兴儿曾说探春“可惜不是太太养的”,“凤姐亦为探春叹惋:“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虽然庶出一样,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攀亲时,如今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庶出,每有为庶出不要的。”[7]显而易见,庶出使得探春低人一等。

虽然探春似乎不在意自己庶出的身份,自言:“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不知道。”[8]然而事实上,卑微的出身,还是使探春蒙上了一层心理阴影,形成了一种拂之不去的自卑情结。她曾自伤身世,流泪感叹,“我一个女孩儿家,自己还闹得没人疼没人顾的,我那里还有好处去待人”,显然她心底潜藏着被忽视、被冷落的悲凉。也正因如此她冷眼旁观,看破了诗礼簪缨之族丑恶的内幕,“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9],转而羡慕小户人家“虽然寒素些庶出,倒是欢天喜地,大家快乐”。世俗的偏见,礼法的压抑,使探春体验到了人世间的炎凉,所以她时刻都在警觉地捍卫着她那不容侵犯的尊严。同是庶出的迎春卑弱无能,竟遭奴仆欺压。探春得知后,深感愤懑:“谁主使他如此,先把二姐姐制伏,然后就要治我和四姑娘了?”无疑,这件事触动了她敏感的神经,“‘物伤其类’,‘齿竭唇亡’,我自然有些惊心”。[10]这种对自身弱势的自觉防卫,正可见探春心底深处潜藏着因庶出而产生的自卑心理。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分析_忠孝节义
下一篇论文:解析文学接受中的误读_读者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