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模棱两可的词语
“表模棱两可的词语”是用来减弱对命题的确定,对说话人所作的论述表示有所保留,表现出一定的协商性。
静慧躁昏谭
云中世界 静里乾坤
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芸窗中,雅听蝉吟鸦躁,方知静里乾坤。
“似”意为仿佛,是具有一定模糊性的语言,表达了朦胧、优美的意境。“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心中逍遥安乐,恍然仿佛置身于云中仙境;静坐书屋中,两三声蝉鸣鸦叫,突然如清音敲耳,如柔指叩心,方才的宁静氛围,瞬间便弥漫了“灵”静的快意。
(2) 表强调的词语
“表强调的词语”是作者对命题的确定,用以加强说话人所做论述的肯定性。
恬淡自适谭
登高思危 处乱思治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太”、“过”均是表强调的词语,这些词强调了发话者的意图。此处强调了做人的道理虽浅显,可是知易行难,不经过亲身的历验,未必就真的能弄个明白。
(3)表态度的词语
“表态度的词语”表达作者对命题内容的观点和态度,即作者对话语的评价、情感和态度。
观心自省谭
俗观各异,道观是常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何须分别?何须取舍?”是表态度的词语。天地中存在的万物,人世间的所有情感,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如果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是千差万别的,如果以大彻大悟的眼光来看,是别无二致的,何必要去分别对待,又何必要去分别取舍呢?
(4)表关系标记的词语
“表关系标记的词语”用以建立和读者的关系,承认读者的存在,召唤读者对话语的积极反应。
观心自省谭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一灯萤然,万籁无声,此吾人初入宴寂时也;晓梦初醒,群动未起,此吾人初出混沌处也。乘此而一念回光,迥然返照,始知耳目口鼻皆桎梏,而情欲嗜好悉机械矣。
此处的“吾人”是指“我们”,“一盏灯微明,万籁俱寂,这是我们刚刚从朦胧的状态中走出来。”此处体现了交际对象的存在,将发话者和听话者置于一个共知的事实范围内定义,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引起共鸣,有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5)表人物标记的词语
“表人物标记的词语”主要是指向作者自己。
借境调心谭
乾坤自在 物我两忘
帘栊高敞,看看山绿水吞吐云烟,识乾坤之自在;竹树挟疏,任乳燕鸣鸠送迎时序,知物我之两忘。
“我”是人物标记的词语,体现了情景语境中的发话者的存在,提示了物我之对比。此处描写了物我浑然一体的境界:让眼逍遥,推窗见青山绿水,“一丘一壑也风流”;让耳逍遥,听乳燕斑鸠鸣叫送冬迎春;让心逍遥,一松一竹皆真友,山鸟山花皆兄弟。
因此,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某种联系通过元话语的运用联系起来了。受话人要想对话语的基本信息作出确切的理解,必须将其和某些语境的构成要素联系起来。他们通过字里行间的元话语的暗示,在具体语境中找到了对话语的解释。元话语在交际过程中传递与交际情景有关的语用信息,将话语置于真实的交际情景之中,对于表达发话者的意图,顺利完成交际任务起着重要作用。
2.3元话语对文化语境的构建
文化语境是指交际参与者所在的语言社团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等,该言语社团的人一般都能理解其在话语中的意义。元话语对文化语境的构建,其实也就是遵从文化语境,体现文化习惯。
一部《菜根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菜根可以“咀嚼”,可以“清炖”,也可以“爆炒”,各品其味、各得其所就好。
作者洪应明生活的年代,明朝社会进入后期,这段时期,明政府统治力下降,腐败现象逐渐成为常态,与此同时市民阶级发展壮大,商业繁荣,科技进步,思想活跃,言论趋向自由,社会价值观开始转向开放奢侈和淫逸。世俗社会、平民社会已经取代贵族社会,恐怖极权社会成为主流。一些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在经历了仕途的风波挫折之后,纷纷退隐江湖。他们既不愿意与当权者同流合污,也不愿意违心迎合世俗的社会风气,于是,表现隐者高逸超脱情怀的作品大量出现,《菜根谭》就是其中的代表。
近年来,一股《菜根谭》热风行于海内外,人们将其与《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书一起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菜根谭》反映了明代知识分子佛、儒、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或者说,是著者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结合自身体验,形成的一套出世人世的法则。其以禅宗的“心性”之论贯穿统领全篇,讲求“知行合一”,既倡导个人“去妄存真”的品德修行,也强调“智圆行方”的中庸之道的人生智慧,少了空泛说教的儒腐气,多了立身处世的实用性。因此,元话语的语境构建功能也很好地体现出来了。
3. 总结
通过对《菜根谭》元话语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元话语是一种语言运用,会提供诸如组织话语、表达作者观点以及引导读者去组织、分类、解释、评价和反映篇章所传达的信息等功能。传递语用信息的元话语成分并不增加话语的基本信息,只是帮助听话者去如何理解话语的基本信息,也就是构建符合发话者意图的上下文,引导和帮助读者了解语篇是怎样组成的,语篇的各个部分是怎样连接的。语篇元话语和人际元话语是元话语的两大类别,语篇元话语主要构建语言语境,人际元话语主要构建情景语境,通过不同语言的对比展示出文化语境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菜根谭》来阐述元话语对特定语境的构建和体现功能,从而说明了元话语在交际过程中传递着与交际情景有关的语用信息,在特定语境中对于表达发话者的话语意图,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赳赳.关于元话语的范围和分类[J]. 当代语言学, 2006,(4): 345-353.
[2]Hyland, K. Metadiscours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26-27.
[3]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i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000.
[4]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182.
[5]李佐文.论元话语对语境的建构和体现[J]. 外国语, 2001,(3): 44-50.
[6]Hyland, K. Persuasion and Context: The Pragmatics ofAcademic Metadiscours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8,(30): 437-455.
[7]洪应明.菜根谭[M].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
[8]Vande Kopple, W. Some Exploratory Discourse on Metadiscourse[J].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1985,(36): 82-9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