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图书情报

浅议运用知识链提升图书馆的检索系统

时间:2015-11-06  作者:樊秋妮
  总 序 3

 

前 言 6

天府之国华夏源脉

人猿揖别——蓝田猿人 2

母系氏族社会的辉煌——半坡人 6

华夏始祖——炎黄故里 12

中华第一陵——轩辕黄帝陵 l6

告别蒙昧的象征——仓颉造字 l9

凤鸣岐山周礼之邦

周原朊朊——农耕文明肇始之地 24

国都丰镐 32

分邦建国—封建宗法制的形成 38

制礼作乐——礼乐文明的定型 42

青铜器之乡 49

六合一统大秦帝国

创造历史的人才引进 58

推动历史的商鞅变法 62

唯大尚多的价值观 67

天下第一都——成阳 74

影响百代的政治制度 81

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驰道和直道 87

文化瑰宝——秦陵与秦俑 92

汉水汉中汉家雄风

汉水、汉中、关中与汉帝国 104

中国第一个国际大都会——长安 114

文景之治与武帝拓疆 122

黄老之学与独尊儒术 131

独领风骚的汉赋 138

史家之绝唱——司马迁与《史记》 144

汉家陵阙与汉代艺术 148

五胡交融 隋定天下

民族融合的大舞台 164

胡姓汉化 170

佛教传播与翻译中心 173

南北文化融汇中心 181

关陇集团的形成与崛起 188

并却南朝与北朝——隋定天下与制度创新 192

开天之治 盛唐华章

龙首原上望终南——长安城与大明宫 200

治世典范——贞观之治 210

凤范大国民——博大包容开放进取 218

长安水边多丽人 226

依山为陵的帝王陵 232

诗仙诗圣出长安 240

“颜筋柳骨”立典范 250

中国古代雕塑的丰碑——昭陵六骏 256

千年中国画真迹——唐墓壁画 262

中西合璧的金银器 268

张骞凿空丝路起点

中国古代的交通中心——陕西 274

张骞凿空——丝绸之路的开通 278

天马榴花自西来——丝路开通后的经济文化交流 288

大唐西市与丝绸之路的繁荣 294

遣唐使与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300

宗教汇聚释道祖庭

高山仰止——楼观台与《道德经》的传播及道教祖庭 31O

佛都陕西——佛教八宗六出长安 319

石碑证史——景教等外来宗教的传入和发展 331

长治久安 重镇西北

天下第一藩 336

经略西北的重镇 342

东方文化的宝库——西安碑林 345

经世致用的关学 350

古调独弹——秦腔 358

五岳第一庙——西岳庙 361

红色火炬革命圣地

讨袁护法与策应北伐 366

西北革命的火炬——渭华起义 371

转换危局的西安事变 374

红色革命的圣地——延安 379

主要参考文献 388

附录

陕西地区历代王朝建都一览表 389

陕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表1 《人文陕西》的目录

但是关键内容不得而知,现在我们看看挂上知识链系统的检索系统,一眼就可了解该书的关键内容。

如图1所示,先将目录做成知识链树,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支建立进一步的能够了解关键内容的知识链。

知识链树

图1 将目录做成知识链树—“树干与树枝”

如图2所示,挂在第一章节上的知识链。

知识链

图2 挂在第一章“天府之国,华夏源脉”上的知识链与知识点—“树枝与果实”

如图3所示,挂在第二章后的知识点与知识链

浅议运用知识链提升图书馆的检索系统

图3 挂在第二章“凤鸣岐山,周礼之邦”上的知识链与知识点—“树枝与果实”

限于篇幅,其它各章的知识链树就不罗列了。

知识链的建立可以分为二步,第一步,组织人员,阅读各种书籍,找出书中知识点。第二步,将知识点挂在“知识树” 上,构成知识链。

这第二步,可以利用计算机做。编制专用的软件,只要将知识点一输入,即可生成知识链。这个知识链可以和图书检索系统链接上,则各书的知识链也就挂在树干上了,图书检索系统的功能就此扩大了,读者可以迅速地了解到书中的关键内容,能够准确决定书的取舍了。

六. 结语

用知识链拓展图书检索系统,这只是一种设想,若要实现这种方法,必须进行大量艰苦地工作,阅读每一本(种)书,查找知识点。还要编制专用软件,输入知识点,链接图书检索系统。这个工作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但是如果一旦完成了,那么,对于图书检索系统的功能将是极大地升级,拓展。对读者带来极大地好处,图书的利用率也将大大提高。图书馆的作用也将得到一个巨大的提升,图书资源将得到充分的利用,图书馆为社会和科技服务水平将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吴慰慈.《图书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2]吴开华.《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研究》,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议读者协会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
下一篇论文:浅议高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图书情报
最新图书情报
读者推荐的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