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体育论文

排球运动员营养补充的研究进展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1)排球运动是一项低到中等强度的运动,耐力素质是决定排球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低到中等强度的运动,主要募集慢肌纤维,依靠肌糖元的有氧代谢来供给能量。

(2)在完成大强度爆发性用力的扣球、拦网等动作中,主要募集快肌纤维,依靠ATP-CP系统供给能量来达到尽可能大的功率(力量)要占能量消耗的95%左右,而乳酸系统供能只占5%左右。因此,基本上均属无氧供能。

(3)在排球比赛中所出现来回球较多的激烈紧张攻防争夺时,或在较大强度的扣拦组合练习时,虽然在这短暂几秒到十几秒之际,乳酸系统供能的比值稍有增加,但不可能在能量代谢中起主导地位。

(4)国外研究报导,优秀男排运动员的股外侧肌的快肌纤维占56.5%(49%-69%),女排运动员占50%—60%,与短跑运动员的肌纤维组成类似,有利于完成大强度爆发用力的动作,显示出较高的作功功率,反映了无氧供能系统对排球运动的重要性。

(5)排球运动是一项低到中等强度和大强度爆发性用力两种类型相结合的运动,是以有氧能力为基调和以无氧能力为主体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运动。

(6)在当前大力推行全民健身的运动和素质教育中,排球运动作为强身健体的手段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多种形式的大众排球,由于大众排球的运动强度不大,其能量代谢的突出特点是有氧代谢所占的比重大,无氧代谢占的比重更小。因此,对人体健康的收益最显著。进行排球运动健身时,应根据参加者年龄、性别、体质、健康状况等具体情况加以区别对待,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和时间等。

1.1.6排球运动与身体成分

身体成分中,最主要的指标是测定人体内的脂肪重量占体重的百分率。一般情况,男性大约15%,女性大约25%。运动员的体脂百分率一般比普通人低,这与经常运动使体内能量消耗大有着密切关系。运动员体脂百分率偏低,对运动能力有益,可以跳得更高,跑得更快。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研究报导,中国女排体脂百分率为17.9%,日本女排19.19%,美国女排18.49%,我国省市队女排为20.03%,中国男排11.65%,美国男排12%,均低于一般人的常见体脂百分率,优秀排球运动员的体脂百分率比一般水平运动员似乎更低些。

体脂百分率低对健康有益,对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有重要作用。基于此,大力开展排球健身活动,达到消耗体内过剩的能量,锻炼心血管系统等机能,对提高健康和体质均有益。

2排球运动的营养学基础

合理的营养是保证人体生长、发育、保持健康、维持和达到良好的运动能力所必需的。特别是竞技排球,大运动负荷训练和激烈的比赛,均对营养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满足运动时的消耗、运动后的恢复及运动训练所引起适应增加体能所需,如肌肉蛋白质的合成等。青少年运动员还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满足运动和生长发育双重的需要。

排球运动自然有其特殊的营养要求,主要应注意这项运动本身的生理特点。竞技排球是一项持续时间较长又不断地以高强度爆发性的短时间大肌群用力的运动。因此,对速度、耐力和力量等素质均不可忽视,才能培养良好能力,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2.1糖的补充

根据竞技排球本身是一项低到中等强度为主的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其能量消耗以体内贮存的肝糖元和肌糖元等为主。糖是保持运动员具有良好耐力的关键营养物质。因此,在膳食中糖供应量需占到每天总摄取热能的50%-70%,蛋白质占12%-15%,脂肪占30%左右。为了保证糖在体内的代谢,补充适量的B族维生素是必要的,它们是促进糖代谢一些重要酶类的活性的辅助因子。排球比赛中糖的消耗量相当大,可以使慢肌纤维中的肌糖元用掉50%左右,这是引起疲劳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不在饮食中注意及时补充,势必将影响后一场比赛或训练,甚至易形成损伤。因此,糖对运动后恢复是至关重要的[7]。

2.2提高爆发力的营养补充

排球运动中的发球、扣球、拦网和移动的救球等,都是短时间爆发性用力的动作。因此,磷酸原系统的供能极为重要,在食物中要及时注意补充磷。同时,为了保持神经肌肉系统的兴奋性,也要在食物中注意补充钙。2.3水与无机盐的补充

长时间激烈的排球运动,由于出汗会造成人体脱水,在运动后及时补充水、电解质(钠、钾、氯)完全必要。这不但能使体液得到及时补充,也可以加快糖元在体内贮存,因为糖元贮存是需要水的。

2.4抗氧化剂的营养补充

运动时氧化代谢也会产生一些自由基和过氧化物,会引起细胞的损伤,使用一些外源性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会对人体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

大众排球不象竞技排球那样激烈,属一般性体育活动,对营养无特殊性要求,主要注意运动负荷与热能及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即可。

2.5能源物质比例

在每天总热量摄取中,蛋白质占15%,脂肪占36%,糖占49%左右的比例为宜。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适当提高蛋白质的比例,以便供应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长。

3排球运动员训练分类的营养补充

3.1灵敏性训练的营养补充

灵敏性训练如步伐移动、网前传球、网前垫球等。在训练中神经活动过程紧张,动作非周期性变化,并且要求协调、速度及技巧。运动时的能量消耗不高,膳食中要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和钙,磷等,以保证神经活动紧张过程中的需要。免费论文。某些技术动作项目如拦网、垫步扣球,运动员为完成复杂的高难动作,还要控制体重,脂肪的供给量不宜过高,以保持在总热量的30%左右,使体脂达到维持健康和机能要求的最低水平。此外,在拦网、网前传球、网前垫球、接一传等训练过程中眼部活动量大,应在膳食中保证充足的维生素A供给,大运动量训练时维生素A的需要量是平日的2倍,不过维生素A在体内排泄作用不强,摄入过量会引起中毒[1]。免费论文。

3.2耐力性训练的营养补充

耐力性训练如往返扣球、往返跑、左右滚翻救球、千次传垫球等训练运动时间长,运动强度相对较低,物质代谢以有氧氧化为主,耐力运动后期,因体内肌糖原耗竭,中枢神经出现疲劳,代谢的稳定状态可被破坏。运动员营养补充应满足提供充足的热量。在一日三餐以外,再增加一到二次加餐,食物以瘦肉、蛋类、肝、绿叶素菜等含铁多的食物,预防贫血,保证血液的输氧功能。食物中还应有充足的维生素B和C,维生素的供给量随热量消耗的增加相应提高。许多研究证明,多餐次营养补充对提高运动能力有利在使用加餐时应考虑平衡营养及营养密度。膳食营养还要有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供热量应占总热量的12%-15%,脂肪可占总热量的30%,碳水化合物的供热量一般应为总热量的55%左右。

3.3力量性训练的营养补充

力量性训练如蹲杠铃、负重曲小臂、负重侧飞、深蹲跳3min等在训练中,要求具有较大的力量和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并要爆发力,这些运动强度大,缺氧严重,气债量大,训练中必须有间歇。力量训练每日总热量,消耗较高,运动时间不长,运动密度小,在膳食中应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应占总热量15%,或更多每千克体重2g以上,其中优质蛋白质至少占1/3。膳食中应有丰富的钾、钠、钙、镁,等电解质,多进食蔬菜和水果。

因此,在排球运动中合理进行营养补充,对运动员训练水平提高,运动员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及疲劳恢复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4小结

(1)排球运动是一项低到中等强度的运动,主要依靠肌糖元的有氧代谢供能;在完成大强度爆发性用力的扣球、拦网等动作时,主要依靠ATP-CP系统供能,基本上属于无氧供能;在来回球较激烈的攻防争夺比赛中或在较大强度的扣拦组合练习时,乳酸系统供能比值增加,因此,排球运动是一项低到中等强度和大强度爆发性用力两种类型相结合的运动,是 以有氧能力为基调和以无氧能力为主体的一种特殊类型运动。(2)根据排球运动能量消耗的特点,它有其特殊的营养要求,糖是关键的营养物质,占每天总摄取热能的50%-70%,蛋白质占12%-15%,脂肪占30%左右。为促进糖代谢,还需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此外,还需要适量的磷、钙、水、电解质、维生素C和E等。


参考文献
[1] 高瑞玲. 体育运动与营养补充[J] 天水师范学报 2000/3
[2] 陈晋云, 李玉瑜, 浅析排球运动的能量供应特点[J] .山西大学学报 ,1998/1
[3] 荣湘江. 运动与营养的关系[J] 中老年保健2000/3
[4] 范雪严政 排球运动中的供能特点与营养补充[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5/6
[5] 王鲁江徐晓林 排球运动员的代谢特征与运动疲劳的消除[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10
[6] 李晓光.青少年的体育运动与营养补充[J]. 田径,2003/6
[7] 邵长专, 池爱平.排球运动员的供能特点及营养[J].和田师范学院学报,2004/2
[8] 何检平,杨礼康.自生法训练对消除排球运动员运动疲劳的实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00/3
[9] 席翼.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营养补充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3/4
[10] 杨峰,王娟,刘业梅, 等.对优秀女运动员大强度训练期体内微量元素的动态变化研究[J].2005/3
[11] 李柏杨.运动疲劳与营养补充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5/12
[12] 刘振玉.营养补充是最好的恢复手段[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5/3
[13] Mackie AG.The water entry prob lem [J].Quarterly Jou mal of Mechanics and Mathematics 1969.222(1):1-17.
[14]Kubenko V D,GavrilenkoV V. Axisymmetricprodlem of penetra of rigid bodise in to compressible fiuid [J].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排球教学中学生心理状态的诱因分析
下一篇论文:配乐徒手操在健美操课准备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体育论文
最新体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