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体育论文

论体育解说员的基本素质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解说员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向观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内容,这些内容既包括画面信息,也包括画面之外与比赛有联系的信息,还包括能引起观众共鸣和思考的各种认识和感情抒发。
 

另外,还要根据运动项目特点掌握好解说的时机、音调的高低等,例如网球、台球在比赛进行时,此时就需有“无声胜有声”的境地,只是在每个球结束的间歇中进行有选择的解说、评论,而且音调较低;而在解说类似足球、篮球、拳击,在比赛过程中就需要解说员用较高的音调进行解说、评论,甚至引导、激发观众的观看热情。

从法学的角度看,解说员在介绍某个国家或运动员的背景资料时,要特别注意介绍的内容是否侵犯到其利益或权利,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因此,解说员掌握必要的法学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在解说的具体表达中,还必须明确电视媒介的特点、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大众传播中的叙事风格、修辞风格等的形成和完善也需要解说员多方汲取营养。

四、体育解说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演讲功底

目前,我国现有10多亿电视观众,他们的文化层次不同,体育爱好也不同。在收看体育直播过程中,既有体育专家,又有热情的球迷,还有众多的普通观众。科技论文。从数量上讲,大多数观众是属于看“热闹”,他们希望主持人能为他们当好“导游”,引导他们会看比赛、看懂比赛。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电视画面局限性的另一面,电视观众受到画面的制约,只能看到摄象机摄取的并经导演选样播出的画面。出全景时,人的图象小,观众看不清场上运动员是谁;出近景时,观众又看不到镜头以外的情况,如足球赛的无球跑动配合的情况,裁判及巡边员的执法手势,这就使得电视观众也就希望主持人能当好他们的“眼睛”,叙述并介绍他们没看到、没看清的比赛情况,也就是帮助观众看清比赛,看全比赛。上述电视转播的特点和多数观众的要求,就决定了我们的解说员必须具备一个演讲家的素质,具备一定的演讲功底,既要会说故事,又要能讲道理,也就是说在报道解说时要注意评述结合,评中有述,述中有评.

而什么是述呢?这就是叙述、介绍、解释和说明,需要重点叙述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比赛中精彩的场面,得分的高潮。如足球的射门得分、篮球的快攻扣篮,乒乓球的连续扣杀,排球的连续防反等。赛场气氛热烈,连观众也激动叫好,这时尽管观众已经看清,解说员也要热情地跟球叙述、介绍是谁传给谁,是谁怎么得的分,因为此时解说员已成为观众议论比赛、抒发情感的“喉舌”和代表,如果此时解说员冷言寡语,轻描淡写,就失去了电视这种家庭文化的交流感,失去观众的信任,观众会感到不对味、不解气、不提神、不高兴。

第二、比赛中的盲点、疑点、难点及场上纠纷,如越位、三秒、边线、发球、风向等等,观众往往看不到裁判的手势,看不清运动员的动作,看不全运动员的位置,搞不清是怎么回事,这时解说员要想观众所想,急观众所急,成为观众的“耳目”,必须及时加以解释说明,否则会越看越糊涂,大失所望。

第三、背景材料,如双方的身高、体重、年龄、特点、风格、成绩、球星教练的历史及裁判、场地,还有专家评价、趣闻轶事、赛前的心理战、舆论战等,叙述介绍这些好比是向观众发布“比赛指南”,现场与历史结合,深化新闻,增加趣味性,有助于观众理解比赛,看清看懂比赛,并可增加解说的深度和评论的可信度。

第四、体育知识。解说员要结合比赛进程介绍比赛项目的历史演变,现行规则,风格流派,中国,亚洲和世界水平发展趋势,存在问题,项目对运动员各方面要求等等。要宣传好和普及好体育知识,提高观众的体育知识水平。在解说实践中背景材料和体育知识很难细分,运用时要注意“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的原则,要述中有味,饶之有趣,恰到好处,使述“立体化”。

所谓评,就是评论。对比赛的各个阶段,主要方面:或开局、或高潮、或相持、或低潮、或关键时刻、关键球、关键分,还有队员的发挥、场上换人、教练指挥、裁判热潮以及球队作风、赛场风气等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这种评不感而发,针对性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要杜绝空泛议论,罗嗦,评论员不是为了评而评,不是游离于叙述之外的评,而是紧密结合比赛进程的评论,评论要有叙述为基础,是为了深化解说,引导观众看懂比赛,看出“门道”,看出“趣味”,提高欣赏水平,同时也是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解说水平。

现场体育转播是电视台的“拳头产品”,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好评,但在解说员的实践中,仍存在不少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克服“个播化”影响,直播与录象播出的区别等等。述中有评,述评结合,两者兼顾作为体育解说员的工作方向,只要我们努力实践,注意总结,就一定能够得心应口,评述自如,至于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多述一点还是多评一点,多说一点还是少说一点,这要视不同项目而定,以达到评述得当、融会贯通、协调同一,恰到好处的境界。

总的说来,电视体育解说是一种令人“遗憾的易碎品”,说它遗憾,是因为它像电影那样,只要播出了,就如泼出去的水,再也无法回收修改了。说它易碎,是因为它同任何新闻一样,稍纵即逝,播出即过,成为历史。虽然昙花一现,但它美丽芳香,虽然体育转播难出佳作,全国新闻评论奖从未有此一项,但它拥有十多亿观众。如今电视离不开体育,体育也离不开电视,体育直播和体育解说,前途光明,重任在肩。


参考文献:
[1]林如鹏:《新闻采访学》,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叶子:《电视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4]阎玉:《中国广播电视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版。
[5]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胡志平:《新闻写作和创新智慧》,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7]陈寅:《新闻策划大道》,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3年版。
[8]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曹璐:《解读电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版。
[10]孟群:《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11]闻闸:《播音主持训练280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版。
[12]鲁景超:《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版。
[13]张颂:《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版。
[14]宋世雄:《宋世雄自述――我的体育世界和荧屏春秋》,作家出版社,1997版。
[15]李强:《专业型解说电视直播体育比赛的解说原则》,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版。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论体育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下一篇论文:论学校体育理想化目标与现实取向的价值冲突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体育论文
最新体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