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体育论文

基于民族传统体育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优势研究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切入口和主要途径,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学校是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优势,旨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使青少年全面掌握健身知识和方法,为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奠定基础。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其它体育活动所具有的增强体质、防病健生、调整身心、陶冶情操等功能。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阳光体育,优势

 

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切入口和主要途径,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学校是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优势,旨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使青少年全面掌握健身知识和方法,为培养终身体育能力奠定基础。

1.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结合《学生体育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掀起的增强青少年体质和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战略举措。其主体是在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与我国教育的宗旨是相一致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全面发展,重点是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二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年青一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阳光体育的目的是追求身心的健康,要通过阳光体育的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培养健康、科学、文明的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它的意义在于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1]。

2.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

中国传统体育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多种民族文化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2]。其中的“传统”是指历代因循沿传下来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的总和。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体育文化的重要资源。具有多种具体的外在形式和独特的理论体系,它既是传统文化的衍生,又经历各种新文化的洗礼。既具有体育广义的内涵,又蕴涵丰富的东方哲学、宗教、道德、医学、习俗、艺术等社会文化内容,它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的一种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文化,它凝结了各民族人们的智慧,弥散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和精华。

3.民族传统体育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优势

民族传统体育,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古朴的风格,以及独特的作用和巨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3]。我国各民族有种类繁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仅《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就收集到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676项,汉族传统体育项目301项,共计977项,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由于其所具有的多元化特征,可供不同文化层次、性别、年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和运动需求的人自由选择参与形式进行锻炼和运动。

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其它体育活动所具有的增强体质、防病健生、调整身心、陶冶情操等功能;第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因具有内容丰富、简单实用、易学易开展等特点,武术、跳皮筋、跳竹竿、爬杆、踢毽子、拔河、秧歌、民族舞蹈等等,这些项目在几乎不需额外投入的情况下,比较理想地解决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这符合我国许多中小学办学实情,有助于把党的阳光雨露惠及到每一位青少年。

3.1养生健身类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的养生健身类项目包括:导引、气功、太极拳、武术基本功、武术简单套路(拳术、器械)、健身术、养生功、各类健身操、保健操等。它作为人类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多种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4]。养生健身类主要是指以养生、健体为目的的运动项目,通过锻炼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身体素质。这些体育项目的特点是缓慢柔和、轻灵沉着、圆滑自然、锻炼时强调心静体松,在这种状态下,可排除心情烦躁、情绪低落、心理压抑等心理障碍,从而使神经系统得到充分的调整,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塑造健康体魄。

3.2 娱乐休闲类

娱乐休闲类主要以娱乐游戏为主。目的是愉悦身心,如秋千、抢花炮、放风筝、呼啦圈、拔河、舞龙(狮)、扭秧歌、登山、攀岩等活动项目。论文格式。此类项目不必要求有高超的技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高校中可以有选择的开展,以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情感的抒发和意志的培养。

3.3趣味健身类

跳绳、跳皮筋、打沙袋、打陀螺、跳竹竿、踢毽、毽球、拍毽子、踩高跷(雪地走)、荡秋千、打弹弓、溜铁环等。这类项目因其具有简便易教、简单易学、简捷易赛的教学特点,不仅便于教师教学,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互传互教、互帮互学积极性,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缓解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体育老师相对不足的矛盾。

3.4 实用技术类

投、撇、推、扔沙袋;搬、抬、扛、运重物;攀、钻、爬、越障碍及各类角力等。

上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凝聚了生活和精神实质,带有浓重的文化特点。论文格式。它是一种自由的休闲娱乐,是一种感受、感知和不断创造、主动追求的健身活动。另外,教师与学生在民族体育活动中通过形体,促进情感来理解和体察相互的内心世界,使枯燥的技术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参与行为、拓展学生的锻炼空间,丰富体育课的实践内容,让学生成为体育课的主体,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论文格式。

“阳光体育运动”要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考虑主动适应青少年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促进身心健康。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条件的限制,学生可根据自身爱好、运动环境与条件,选择适合的锻炼内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积极锻炼的热情、团结合作的精神,还可以从侧面较好地展现出青少年的运动能力,培养青少年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热爱,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下的民族文化的理解能力,从而较好地继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形成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并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期开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教体艺
[2006]6号,2006,12,20.
[2]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倪依克.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J] .体育科学,2004(4).
[4]蔡金明.传统武术传播的方式与特点[J] .体育文化导刊,2003(6).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呼和浩特市女大学生体育特征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论文:建构“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研究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体育论文
最新体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