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体育论文

湖南城市学院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消费状况的比较研究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3.3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比较

消费结构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 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各种消费资料(包括劳务) 的比例关系, 它反映人们消费的具体内容, 也反映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体育消费结构是一定体育意识和体育层面的具体反映。通过研究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 可以透视其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论文大全,非体育专业。在这里我们把体育消费分体育消费主要是由体育实物消费、体育信息消费和体育直接参与消费组成。调查结果显示, 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在体育消费结构上有着共同的特征。实物消费中的运动服装、鞋、体育书刊及运动器械等的消费占去了他们大部分体育消费的支出占64.2%, 而体育信息仅占14.1%,体育直接参与消费21.3%。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校园这个特殊的环境对大学生的劳务消费产生的影响较大, 如在参与性体育消费中提到的, 学校无偿为学生提供场地、器材等。这种消费形式不以支付货币的形式存在, 隐蔽性强, 难以统计。但在分析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时应将这一部分消费考虑进去, 因此, 笔者认为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有一定的合理性。

3.4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消费因素的比较

3.4.1 体育消费品价格

体育消费品的价格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属于无收入阶层,体育消费能力有限。但精力充沛,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对于各种体育消费兴趣较高。但是,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有81.5%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品和消费活动定价过高,厂家并没有考虑大学生这一巨大消费群体的能力(见表3)。所以,消费品提供者不应该忽视大学生这一巨大市场,在充分考虑学生经济能力的前提下,开发制造出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要,物美价廉、经济实惠的体育消费品。

表3 体育消费品价格因素调查表

体育专业 (%) 非体育专业 (%)
价格过高 72 78.3 156 85.2 价格合适 19 20.6 27 14.8 价格过低 1 1.1 0 0

3.4.2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与体育消费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在体育消费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体育专业学生在购买报刊书籍杂志方面的平均消费为45元,而非体育专业学生只有25.3元; 体育专业学生在参加俱乐部和培训班方面的花费平均100.6元,男大学生只有11.2元。这是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在体育兴趣和体育消费价值取向方面不同造成的。

3.4.3 运动参与与体育消费

我们通过问卷的调查发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和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在体育消费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对每周参加体育锻炼100min以上的学生和30min以下的学生进行了对比(见表4)。

每周参加体育锻炼100min以上消费金额在555.4±112.8的体育专业与消费金额在212.3±78.4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和30min以下消费金额为0的体育专业与消费金额在152.5±103.2的学生在体育消费金额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尤其是在购买运动服装、运动器材、购买体育书籍和报刊方面差距比较大。这点充分说明,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仅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积极作用,更可以带动体育消费,激发大学生的潜在体育消费能力。

体育参与同体育消费的关系(表4)

 

100min以上 30min以下 p
体育专业学生 555.4±112.8 0 <0.01 非体育专业学生 212.3±78.4 152.5±103.2 <0.01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 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有很明显的专业倾向性, 体育消费动机在两种群体中的差异较大。体育专业学生的社会交往动机占首位, 非体育专业学生把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消费动机放在首位。但他们的体育消费都很理性化, 大多数都能准确定位自身的消费动机。

4.1.2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消费既有共同之处, 也存在差别。体育专业学生在观赏性体育消费、实物形式的体育消费、精神产品形式的体育消费中的支出均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 两群体中, 男生的消费支出大于女生。这与他们对体育的认识水平较高、兴趣浓厚并且乐意在这方面投入有关, 与经济条件没有相关关系。两群体在参与性体育消费支出方面差异不显著, 这与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4.1.3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在体育消费结构上有着共同的特征, 实物消费中运动服装、鞋、体育书刊及运动器械等的消费所占比重较大, 劳务消费比重较小。但从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大学生经济条件以及校园环境等诸多影响因素来看, 大学生的这种体育消费结构是比较合理的。

4.1.4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在体育消费因素上具有明显的专业倾向性。体育专业学生在体育消费品价格和运动参与的积极程度等因素上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而在性别因素上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基本一致。

4.2建议

4.2.1 学校应加强体育锻炼的宣传,重视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养成,积极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4.2.2 建议社会经营性体育场馆,应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心理以及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制定适合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价格。

4.2.3 开发适应大学生消费能力的体育消费品市场,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体育消费。理顺各种关系,降低体育消费品的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分。


参考文献:
[1]胡军,黄剑.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必要性与必然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0,(S1)。
[2]李朝晖,丛湖平.四川省高校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统计分析[J ]1 中国体育科技,2001 , (9) 1
[3]蔡军.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4):23-28
[4]张峰.大学生余暇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3):35-36
[5]于振峰.对我国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9,19(3):30-3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中影响因素及对策
下一篇论文:吉安市吉洲区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体育论文
最新体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