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体育论文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特点分析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高校体育专业的录取分数是将学生高考文化成绩与体育加试成绩相加得来的,所以,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生源而言,主要有三种类型。体育专业学生由于以上特点的影响,形成了他们自身的一系列矛盾,这给做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关键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以人为本,学生管理

 

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气质类型上大多属于多血质和胆汁质,其主要心理特征表现为:多血质,活泼爱动、富于生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思维言语动作敏捷、乐观、亲切但浮躁、轻率;胆汁质,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以自控、内心外漏、率直、热情但易怒、急躁、果敢。所以目前体育院系学生在管理方面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组织纪律差,经常迟到、旷课;上网现象屡禁不止。抽烟、喝酒、拉帮结派聚众打架斗殴时有发生。下面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究体育专业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

1、从生源类型看

高校体育专业的录取分数是将学生高考文化成绩与体育加试成绩相加得来的,所以,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生源而言,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文化成绩较高、专业成绩较低者。这类学生的文化基础课功底较厚实.但专业成绩较差,普遍是预感其只考文化成绩进入大学无望.在高三时突击体育加试项目.转考体育而获得一条出路。二是专业成绩较高、文化成绩较低者。这类学生文化功底较差,但体育专业成绩突出,很多从小就开始了从事体育专业的训练。三是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较平均者,这类学生文化基础课功底稍弱,大多是进入高中后才开始的体育专业训练.希望通过体育特长进入一所理想的高校就读,但实际上身体素质和专业基础并不扎实。论文参考。由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生源的多样性,学生之间的专业思想存在较大差距。多数学生的专业思想比较明确,对未来职业有一定的规划,对职业角色有较深的理解。能为做一名优秀的体育人才而感到欣慰。因而进校以后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成绩良好;但部分学生对未来职业没有规划,专业思想不明确,特别是高三时突击体育专业训练的学生.他们往往不愿意终身从事体育事业,入校后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术科课程学习时,由于基本功不扎实,又缺乏学习主动性,仅仅停留在如何“混”及格上,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2、从学习特点看:

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特点:一是体育专业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学习的空间以户外活动居多,不象其它专业那样以室内为主。二是学习的形式动静结合,以动为主,不象其它专业那样,以静为主。三是学习的内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课外的作业少、压力小,业余时间多,自由支配时间,这与其它专业以学习文化为主有很大的区别。体育专业学生由于以上特点的影响,形成了他们自身的一系列矛盾,这给做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3、从他们自身的矛盾看:

第一,运动能力“强”与人文素质“弱”的矛盾。体育专业考生,参加高考时,加考体育术科,文化课的分数线是单独划线的,与其他文理科类的考生有较大的差距。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入学时文化素质就相对偏低,学习文化课的能力和热情大受影响。论文参考。他们可以克服气候和身体方面的困难,坚持进行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学习,且成绩大多比较理想。但对人文理论课(特别是公共课)的学习兴趣不大,成绩较差,形成了“不想学― 成绩差― 不想学”的恶性循环。由于对人文理论的学习失去兴趣,仿佛整天都无所事事,这又更影响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人文素养的提高,甚至影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加大了教育和管理的难度。

第二 ,要求别人“严”和约束自我“弱”的矛盾。由于专业的特点,在许多活动中,总是以“裁判“的身份出现,总是在裁判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规则,这需要从严要求别人,在这种心态作用下,当别人有违规范的行为时,他们“裁判”的“潜意识”就发生作用,就会“仗义执言”,忘记了自己的行为也要受约束,把握不好,行为就充满了变数,甚至发生难以控制的过激行为。因此,体育专业学生的行为比其它专业的学生行为有较大的“不可预见性”。

第三 ,组织能力“强”与处理矛盾的能力“弱”的矛盾。体育专业的学生,对各种体育活动看得多、赛得多,形成了较强的组织能力,但这类活动比较直观,没有太多的矛盾需要处理,所以当遇到人际矛盾较复杂的情况,他们就较难处理,表现急躁,简单了事。

第四 ,表现欲“强”与“打扮”自己的能力“弱”的矛盾。体育专业的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赞同,但由于学生往往上完专业技术课马上就接着上理论课。因此,他们无法象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保持大学生应有的仪表风范。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爱表现自己却又不善“打扮”,甚至出现散漫、不拘小节、不修边幅等不良习惯。争强好胜和不拘小节的心理特点,常常使他们放松自我约束。

第五 ,重“情”重“义”与轻“纪”薄“礼”的矛盾。由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情感体验强烈,容易激动,原则性稍差,喜欢意气用事。尤其在长期训练比赛中形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远比其它专业的学生明显,这影响了他们谦虚忍让性格的形成,致使他们一遇到问题就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顾面子、重排场,经常因一些小事而导致暴力事件发生。豪侠仗义,敢做敢为,是体育专业学生的一大明显的优点,但同时又伴随着是非不清、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等弱点。在处理问题和对外交往中有简单化倾向,导致轻“纪”薄“礼”而违纪的现象。因此,往往因琐事而导致行为失控,产生严重的违纪甚至违法事件。

学生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学生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性格特点、特长和对未来的规划呈现出多元化,这就指导我们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应采用相应的教学和管理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所以我们在对管理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论文参考。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要求,也是深入实践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义禄,王玲,邓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教育模式研究[J].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6):166-169.
〔2〕雷涛,黄懿.独立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内江科技,2008,6:80-81.
〔3〕舒永安.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04,10:28.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校体育应与营养科学相结合
下一篇论文:高校体育资源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对策研究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体育论文
最新体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