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湖北省大学生体育协会协办。湖北省“校长杯”乒乓球赛现状分析。表一五届湖北省“校长杯”乒乓球赛情况统计表。比赛旨在推动我省普通高校体育活动开展。
论文关键词:湖北省,“校长杯”,乒乓球赛,开展
湖北省“校长杯”乒乓球邀请赛由湖北工业大学1997年发起,每年一届。比赛由省教育厅主办,各个高校承办,湖北省大学生体育协会协办。比赛旨在推动我省普通高校体育活动开展,传递乒乓友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进高校之间的交流,促进全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一、湖北省“校长杯”乒乓球赛现状分析
湖北省“校长杯”乒乓球邀请赛至今已经开展了十四届,本研究选择湖北省有代表性的第5、7、9、10、11届“校长杯”乒乓球比赛,从比赛主题、参赛学校及选手情况、赛势设计三个方面对湖北省“校长杯”乒乓球赛组织、开展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此提出相关建议及研究对策。
(一)比赛主题分析
这5届校长杯分别由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赛事的承办方各个学校通过“校长杯”的举办宣传以及推广自己学校的办学实力以及影响力。其中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贯彻到赛事的宣传上,华中师范大学把“百年华师、桃李满天、以球会友、增进交流”作为赛事的口号之一;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把“激情溢乒坛、运动传友谊”作为宣传口号之一。
(二)参赛学校及选手情况分析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十一届“校长杯”乒乓球比赛情况统计表(见表一)。通过对湖北省举办的第5、7、9、10、11届普通高校“校长杯”乒乓球赛的分析与统计,发现这五届“校长杯”乒乓球赛参赛的学校呈逐年增加趋势。
表一 五届湖北省“校长杯”乒乓球赛情况统计表
比赛
届数
|
参加
学校
|
参加
人数
|
女选手
|
平均
年龄
|
参赛
组别
|
赛事
主题
|
赞助商
|
第5届
|
26所
|
132人
|
11人
|
51
|
团体、女单、男单
|
无
|
无
|
第7届
|
38所
|
273人
|
16人
|
52
|
团体、男单、女单
|
无
|
无
|
第9届
|
44所
|
309人
|
16人
|
53
|
混合团体、男、女单打
|
无
|
无
|
第10届
|
41所
|
335人
|
15人
|
53
|
混合团体比赛、女单
|
无
|
无
|
第11届
|
49所
|
382人
|
18人
|
54
|
男团甲组、乙组、女单
|
无
|
加油中国体育社区、雨逅凉茶
|
(三)“校长杯”乒乓球赛势设计分析
1.比赛办法及竞赛队伍分析
参赛选手均为各高等院校在职的副校(院)级以上的党政领导。其中第5、7、9届的团体比赛每校限报一队体育论文,每队限报3-4人(男女不限),年龄、性别不限。女子单打人数、年龄不限。男子单打比赛49岁以下(含49岁)组以及50岁(含50岁)组,人数不限。第11届的团体比赛每校限报一队,每队限报5人,年龄、性别不限。女子单打人数、年龄不限。比赛分为男团甲一、男团甲二、男团乙一、男团乙二、女单。单项比赛除第5届的女子单打采用的是双淘汰的办法外,其他4届均采用单淘汰赛制,而第10届的团体比赛每校限报一队,人数、年龄、性别不限核心期刊目录。女子单打人数、年龄不限。团体比赛较大的变化是从第10届开始,下界的比赛进行分组升降级比赛,以第10届的比赛名次为准,1-16名为甲级队,17名以后为乙级队。团体比赛和单打比赛均采用十一分制,五局三胜。比赛使用红双喜白色三星球。
2.竞赛时间安排及名次录取分析
第5、7、10届的竞赛时间共2天时间,第9、11届的竞赛时间为2天半。竞赛时间从上午的8:30分以及下午的14:00开始。团体赛除第5届为录取前10名外其他4届均为录取前8名,除第7、9届为录取前8名外,第5、10、11届的单项录取名次为前6名。
3.赞助商及媒体分析
作为一项有十几年历史的传统赛事,吸引了湖北众多的高校参与,媒体及社会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荆楚网、新华网、汉网体育、湖北日报等做过报道。尤其以CSPN携手加油中国网站专题报道了湖北省第11届 “校长杯”乒乓球赛,比赛得到了雨逅凉茶的赞助与支持。新闻媒体的参与为比赛增加了看点扩大了宣传以及提升了某些学校的知名度。
4.竞赛名次分析
5届“校长杯”团体赛前八名学校情况分析(见图一),本科院校的优势逐渐减小,高职院校的水平逐渐提高起来,名次差距缩小,尤其是第10届本科与高职各占一半。
5.比赛裁判分析
作为湖北省一项大型的正规赛事,“校长杯”的裁判一般由主办单位选派,裁判员由承办单位聘请。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湖北省的“校长杯”乒乓球赛正、副裁判长由大学生体育协会从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师中聘请,而其他执法裁判员均由赛事的承办单位安排学生作为裁判员。

图一 5届“校长杯”团体赛前八名学校情况分析
二、湖北省普通高校“校长杯”乒乓球赛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赛事缺乏主题和标志设计
“校长杯”乒乓球赛作为一项湖北省十几年历史的正规大型比赛体育论文,该比赛的规模不仅在湖北省,在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作为大型赛事的主题是比赛举办的高度概括,因此一句响亮的、具有深刻内涵以及现实意义的口号是成功举办比赛的重要元素;对赛事的主办方的社会影响力、赛事的品牌以及体育市场的推广具有促进作用。湖北省“校长杯”乒乓球赛事没有固定标志设计,不利于市场的宣传及推广以及留给受众深入人心的品牌意识。
(二)比赛未在湖北省高校普及
湖北省高校有将近140所,这5届参赛的高校分别只有26、38、44、41、49所,只占总数的19%、27%、31%、29%、35%。虽然参与的高校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但是增加的幅度不大,参赛最多的第11届参与的院校数量也只占总数的35%。湖北省普通高校“校长杯”乒乓球赛在湖北省乃至全国的同类型比赛中具有一定规模,从参与面来看还是比较窄,如何吸引更多的高校来参与,比赛通知的分发以及赛事的宣传及影响层面需要多做工作。
(三)比赛重团体、轻单项有行政职务的限制
参赛选手均为各高等院校在职的副校(院)级以上的党政领导限制了更多人数的参与。其中第5、7、9届的团体比赛每校限报一队,每队限报3~4人(男女不限),年龄、性别不限。第11届的团体比赛每校限报一队,每队限报5人,年龄、性别不限。女子单打人数、年龄不限。团体比赛是各个学校比赛任务的重中之重,参赛院校多、水平接近、排兵部阵、客观因素等给团体比赛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团体比赛难度相对单项要大。
(四)比赛时间安排过紧、主要由学生执法
第5、7、10届的竞赛时间共2天时间,第9、11届的竞赛时间为2天半。竞赛时间从上午的8:30分以及下午的14:00开始。2天的主要比赛时间,对于众多的参赛学校以及选手来说,时间紧张,其中比赛编排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二阶段。因为比赛时间主要集中在周六周日两天,所以三个组别的比赛给裁判以及运动员压力很大,给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以及很多的问题,顾此失彼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关键的排名赛,指挥不当就丢掉了到手的较好名次。虽然湖北省的“校长杯”乒乓球赛正、副裁判长由大学生体育协会从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师中聘请,这些裁判不乏国际级著名裁判员。但是比赛的执法裁判全都选用赛事承办方所在学校的学生担任,学生在执法时临场经验不够丰富体育论文,面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准备不足,在执法细节上有待改善。裁判经验不足限制了赛事水平的层次以及运动员超水平的发挥。
三、推动湖北省普通高校“校长杯”乒乓球运动开展的对策
(一)确定赛事主题和永久标志
作为大型赛事的主题,一定要有鲜明的主题吸引受众的目光。例如2008年在中国举行的第29届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One Dream)”。这个口号期盼着一个美好的未来核心期刊目录。“world”代表着中国永远向世界敞开大门、永远开放的精神,“dream”则体现出中国和世界对奥运的想象,希望在2008年奥运会到来的时候,所有的梦想都能成真。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和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有相同的蕴意——北京邀请全世界共同参加这一和谐的庆典。[1]
关键词句能够赋予“校长杯”乒乓球运动有文化、竞技、经济等深刻的含义。主题口号以及赛事标志的设计为赛事主办方将该项赛事良好的发展下去,继承下去,打造成品牌赛事烙上时代的印记,是一项战略的目标。
(二)普及推广乒乓球运动和比赛
乒乓球运动其特点是球小、速度快、变化多、技巧性强、趣味性高,设备比较简单,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在室内外都可进行,运动量可大可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比较容易开展和普及。这也是“校长杯”乒乓球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除了进一步的推广乒乓球运动外,赛事的主办方应该在比赛文件的发放与通知上尽量全面的通知所有高校,将该项赛事作为教育厅以及大体协的重要赛事来推广。能否考虑将湖北的“校长杯”乒乓球赛改为分站赛,每年两站比赛,3月一站,10月一站。
(三)均衡比赛项目和参赛资格
参赛选手均为各高等院校在职的副校(院)级以上的党政领导限制了更多人数的参与。能否考虑正处级及以上级别都可参与,根据年龄适当分组采取单打以及团体的角逐。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学校来参与。增加更多学校女性领导参与的机会,体现体育参与的公平性,增加正处级及以上领导的参与会降低参与比赛队员的平均年龄增加比赛的竞争性与看点,对后备的学校领导参与“校长杯”比赛的观念进一步进行培养体育论文,提高他们参与乒乓球运动的兴趣。
在参赛院校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更多层次的比赛如升降级制度、本科与高职单独分组、增设男子、女子不同年龄段单打,以及趣味性项目的竞赛。让比赛充满更多的悬念以及乐趣,以利于更好地普及与推广该项赛事。
(四)充裕安排比赛项目和时间增设高水平裁判执法
总的竞赛时间能否考虑安排3~4天的时间,从上午的 8:30分以及下午的14:00开始。增加晚上的比赛时间,在赛制的安排上根据几项赛事情况,做出更加充分的时间安排,避免出现一支队伍同一时间多线作战的情况发生,避免疲劳作战,将第二阶段的间歇时间提高到30分钟,使比赛的安排更加人性化科学化一点。每届的比赛可以聘请一定数量的优秀专业裁判员来执法,同时可以锻炼部分优秀的预备裁判员;作为裁判长可以定期开展乒乓球裁判知识的培训,为高校培养一批学生及教师裁判员,为每一年的“校长杯”储备裁判人才,提高执法水平。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5届的“校长杯”比赛进行了分析研究虽然提出了四点相关问题及对策。但是作为一项有着十几年历史的传统赛事没有固定的媒体跟踪报道、赛事、宣传、商业赞助、冠名以及成熟的市场化运作,也是阻碍湖北省 “校长杯”乒乓球比赛以及运动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的瓶颈。笔者经验有限,期待能够在此研究的基础对比赛的市场化运作以及新闻媒体、企业赞助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为湖北省“校长杯”比赛的进一步组织与开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吴国生.历届奥运会主题口号解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8,7.
[2]林传潮.乒乓球运动文化探源[J]. 福建体育科技,2007,2.
[3]崔瑞华,贡娟.谐社会亟待体育运动文化创新[J]. 体体育文化导刊,2006,11.
[4]http://news.chinago.cn/hbxzb/main.html 2011-0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