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论文

黄浦江上游原水连通管规划方案及后续水源方案初步设想-论文网

时间:2014-07-18  作者:孙晓峰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下扁担沙水库、过江输水管和陆域输水系统。

1)建库工程方案

水库围堤沿0~-2m布置,局部深槽约-6m,堤线总长25km,面积28km,局部疏浚约1500万m,以死水位-1.5m和最高蓄水位7m计,有效库容为2.38亿m,可满足日供水500万m/d的需求。取水泵闸按水库库容调算进行设置。

图16下扁担沙水库布置示意图

2)过江管工程

自下扁担沙水库至陈行水库陆域的过江输水管采用DN6800单根盾构重力输水,输水距离约为7.5km,输水规模500万m/d。

3)陆域输水“西线”系统

过江管接收井和提升泵站,规模为500万m/d。

“西线”为陆域输水主干线,自陈行新建提升泵站至松浦大桥取水泵站,采用DN6800单根盾构重力输水,输水最大规模按500万m/d考虑。经现场踏勘,“西线”初步走向为:从陈行水库接出后,向西北敷设至郊环切向线,后向西南敷设至S5,沿S5向南敷设至松浦大桥泵站,输水距离约72km。

3.3.5与黄浦江连通管的工程衔接

长江引水工程系统建成后,规划继续保留青浦、松江、金山、奉贤等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实现两大水源互补,保障供水安全。

长江引水工程系统供水范围可覆盖上水闵行区域、奉贤和金山区,供水规模可达150-320万m/d;也可将松江、青浦区也纳入长江原水系统供水范围内,此时长江引水工程系统供水规模为475万m/d,需要建设“西线”原水中途提升泵站,规模按照500万m/d控制。

图17长江引水方案系统示意图

长江引水工程建成后,将形成青草沙水库——陈行水库——下扁担沙水库相互连通的水源地格局,此外,长江原水系统和黄浦江上游原水系统将以松浦大桥原水厂为枢纽形成连通,从而大大提升了上海市水源地安全保障能力和供应能力。

3.4方案比较

对东太湖引水、金泽建库和长江引水系统远期规划方案进行初步分析和对比,见表3-1。

表3不同后续水源方案主要特点对比

比较项目

东太湖引水方案

金泽建库方案

长江引水方案

水源水质

Ⅱ~Ⅲ类

Ⅲ类

Ⅱ类

安全保障程度

东太湖为主,黄浦江备用

金泽水库为主,黄浦江备用

两江互补

系统规模

500m /d

500m /d

500m /d

实施难度

大部分工程位于境外,需要与外省协调

征地拆迁量大,占用基本农田面积较大

建库和过江管工程实施难度较大

调度运行

较便捷

需与太浦河泵站调度协调

较便捷

工程投资测算

较大

较小

巨大

鉴于东太湖远期水质不确定因素较多,上海境内建库用地紧张、协调难度大,长江引水方案需进一步深化研究等因素,建议先期实施黄浦江上游连通管工程,推进郊区供水集约化,实施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提高黄浦江上游水源供水水质和安全保障能力。远期根据黄浦江上游水质变化情况,择机实施相应的后期引水工程。

4、结语

随着青草沙原水系统逐渐建成、陈行原水系统逐步完善,上海水源地安全性逐步得到提升。但是,黄浦江上游水源地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原水安全和原水水质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深入研究黄浦江上游原水连通管规划方案、初步探讨后续水源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工程投资巨大、牵涉面广,需要综合各种因素、统筹近远期方案衔接性,对黄浦江上游原水系统规划方案需进一步研究明确。

鸣谢

本文得到了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海洋局)、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上海市水利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水文总站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析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的应用_标准体系-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天津空港经济区河道生态修复工程运行管理研究_再生水回用-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水利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水利论文
读者推荐的水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