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些符号进入我们的视野之际,就证明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法国文化的存在,这是法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面。从文化层面上说,法国与中国有着相似的背景,但当今法国为什么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如短短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呢?究其原因,文化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有着浪漫精神的法国人,并没有将其灿烂的文化转换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物质力量,不像英国那样能以开明制度和创新机制催生蒸汽机和纺纱机来提高生产力,也不像美国恰恰利用好莱坞、麦当劳、可口可乐、GRE、CNN这些眩目的文化符号给自身带来高额收入。无法完成这一步转化工作,只能是固守自己的文化,在文化的传播与碰撞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可喜的是法国人现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欲通过提高对外发展援助来传播法国文化,2001-2003年法国对外发展援助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32%升至0.39%,达到60.71亿欧元,2007年此比重又提高到了0.7%。通过对外发展援助逐年提高,运用可观的投入来扩大其经济的、文化的影响力是一国政府一般采用的策略。法国在艰难地维护着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利用对外经济文化援助努力地维系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的文化大国地位,一国若没有强劲的经济作为载体,终究是很难体现一个大国所具有的影响力的。这对当前我国对外交往的实践颇具借鉴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和与国际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我国国际形象和影响力的塑造,越来越需要文化的力量来支撑。
经济力量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基本要素,但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不仅推动本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催生各种新机制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会对他国造成巨大影响。若一国的政治制度引起他国的示范,在国际上被视为一种构建上层建筑的蓝本,同时文化也渗透进世界各地人们的社会生活,这样的国际影响力是巨大而成功的。然而,这种先进政治制度和优良文化传统向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尤其必要,否则一国的国际影响力将会显得力不从心。
参考文献
1 孔令刚.硬化中国“软实力”的文化发展战略.经济学家网2008-05-24:http://www.jjxj.com.cn。
2 美]劳伦斯·迈耶等著,罗飞等译.比较政治学(第2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 郭华荣,徐天新.欧洲的分与合[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
4 居黎东.文化与国家形象、国际影响力[J].当代世界,2005.12。
5 胡建英.应对综合国力竞争刍议[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4.4。
6 景跃进,张小劲.政治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