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人们已普遍使用“文化力”的概念,意在强调文化也是一种力量。西方已有学者强调了文化在国家影响力中的主导因素,文化力愈来愈被视为人们评价一国竞争力的关键,有的甚至将文化提升到了第一因素的地位。一定的政治制度必然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政治文化,影响着政治的发展。“改革与创新对于政治本身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选择,政治文化是影响政治纷繁复杂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将综合国力看作一个系统,那么文化的因素就是该系统的源泉、动力和基础,同时也是连接系统各要素的关键。只有摆正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客观评价文化的能量,才能全面把握国际影响力的实质。
文化之所以有着特殊的地位,除了它能形成一定的政治文化以外,还在于它渗透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任何一个国家的内外政策都与其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并体现其自身的文化价值理念。譬如,美国作为一个由欧洲新教移民及其后裔所建立起来的新兴资产阶级共和国,从文化渊源上来说,直接承袭了近代欧洲文明,内容主要包括启蒙运动所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价值观以及基督教文化,他们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理念、道德准则,不仅深深影响着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国内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美国的对外政策,从而使得他国更加容易接触到美国文化,进而受到后者的影响。美国文化里面最不可忽视的是基督教文化,而有学者研究,这种基督教文化对美国“领导世界”意识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导向作用。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文化是国际影响力不可忽视的力量。
文化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与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它对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都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国际上,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具有一种渗透作用。在国家间的竞争激烈的多极化世界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试图通过文化的渗透对他国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达到其军事、政治经济手段所无法达到的目的。文化渗透力通过传播自身文化而去影响他国的民众,它强调吸引他人欣赏自身文化的能力。一种文化力的渗透取决于多种因素:文化自身的特质,国家政权对外文化政策,世界整体文化关系等。在这方面,美国通过文化来对他国性的影响力的作用是明显的,其势必造成一种文化的强势。这种所谓强势文化的渗透世人有目共睹,从电影、图书、运动服装、饮食等传统的文化载体,到电脑软件、网络、卫星传送等高科技的文化载体,世界上几乎所有地区和人们日常生活中无不感受到它的存在。美国一贯通过“文化渗透”的途径将自己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传遍全球,连一向以拥有灿烂文化自居的法国人都不得不承认:美国输出的不仅仅是电影。文化承载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文化的渗透不单为美国来了非常丰厚的经济利润,在对世界的不断冲击中,“美国化”又随之成为一种附带结果,即美国人的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当前,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企业管理理论、模式等影响着世界,美国也依托强势的文化不断网罗世界各地的精英人才。历史和现实证明,一种文化要想具有广泛的渗透力,必须得到别国广泛认识、接受和吸纳,国际影响力才得以增强。所以,如果一个国家是文化大国,要想使其文化重振昔日的辉煌,首要的是在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上做文章,诚然,这不是一蹴而就之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
三、向经济实力的转化:一种文化实用主义的考量
任何社会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有机结合,文化历来是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其是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经济是物质生活及生产的过程和活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斗争,其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任何国家的综合国力都离不开文化发展的底蕴和烘托,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综合国力的竞争尤其如此。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是紧密相连,相互交织的。第一,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后者。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第二,文化在与经济的相互交融中体现着越来越突出的文化生产力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各种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以及文化消费的日益丰富。
经济与政治正因为存在这种辩证关系,故在一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先进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必须要转化为经济实力以推动经济发展,否则很难发挥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将焦点投向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的法国。法国的香水、时装以及浪漫的生活方式从来都不缺乏关注的眼球,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等雄伟的建筑也表征着法兰西灿烂的物质文明,而雨果、巴尔扎克、梵高、笛卡尔、卢梭以及孟德斯鸠等艺术家、思想家也正是理性和智慧的代表,法国人以自身浑厚的文化而引以为荣。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