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的经济要发展、要猛进,就要高扬陶瓷文化的个性旗帜,追寻其独特的文化品质,彰显其瓷都个性文化的形象。作为德化经济龙头支柱的陶瓷产业,在未来发展中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德化陶瓷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德化的陶瓷产业,如果缺少文化品味将会黯淡,所以,提高德化陶瓷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是睿智之举;对德化陶瓷产业的发展和提升,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前瞻远虑的思想和观念。我们说经济是一时的,只有文化才是长久的。我国陶瓷文化的历史是悠久的、传承的,陶瓷艺术累积的成果是辉煌的、灿烂的,由陶瓷艺术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量也是巨大而丰富的……。这些宝贵的财富,是我们了解各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及生产水平的重要依据和珍贵资料。陶瓷文化是中国文明发展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发展的支柱之一,没有传统的“根”,就不可能发展陶瓷文化和地方经济。陶瓷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是人与自然界对话中留下的痕迹,它同任何一种文化一样,维系着历史与现在的某种必然,它具有整体性、传统性、地域性等特点。陶瓷文化凭其特质具有恒久的文史资料的特性,它无论是暴露在外、沉入水底或深埋地下,都可保持住当初人们赋予其的社会及文化的各种信息。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髓和灵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城市。鲜明而富有个性,深厚而富有活力,历史传承与时代特色相互交融的城市文化,往往能超越一个城市的时空界限,使之更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瓷都德化的现代化,应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瓷都德化的综合实力,就要看其经济力和文化力。经济是形,文化是神,哪一个力削弱了,都不能和谐的发展。文化也是投资环境,文化也是生产力。一个城市如果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文化品位和文化氛围就有了灵魂,就有了内在的蕴含和精神的依托,就有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非同一般的标志。这“标志”就是文化的内涵,就是知名度、生命力和影响力,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意味着不尽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2 冯先铭《中国陶瓷》〔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 黄春淮、郑金勤《中国白·德化白瓷欣赏》〔M〕、福建美术出版社,2005。
4 叶文程、林忠干、陈建中《德化瓷窑 鉴定与鉴赏》〔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1。
5 杨永善《中国陶瓷艺术教育回顾》〔J〕、装饰2000、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