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本文根据阜宁县生态环境现状、土地利用结构、生态环境特征和对阜宁县的土地生态环境进行了较全面的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初步对全县土地生态经济划分为西部农林复合生态经济区、贸工农一体化综合生态经济区、湖荡高效水生种植养殖生态经济区四种类型,可为区域的土地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土地生态,分区,生态经济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当前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主要内容,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本文以江苏阜宁县为例,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特征、土地利用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对全县的土地生态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不同生态环境条件提出不同的生态经济发展类型,旨在为阜宁发展生态经济提供参考。
阜宁县地处江淮腹地,位于江苏省盐阜平原北部,南北长52.5千米,东西宽48千米,总面积1439.33平方千米,西枕黄河故道,与淮安市的涟水县隔河相望,东濒射阳县,南北分别与建湖县、滨海县接壤,地处东经119°27’~119°58’,北纬33°26’~33°59’。田园秀美,沟河纵横,素有“江淮乐地“的美称。阜宁县现有20个镇,1个开发区,全县共有人口106.66万人,土地总面积143933.7公顷,人口密度为741人/平方千米。
1评价与分区方法
1.1评价指标体系
本研究将土地生态环境评价因素分为生态负荷、污染负荷、生态敏感性、经济发展状况等四类要素,在各评价因素下面又分不同的子指标来表征,见表1
表1土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因 素
|
权 重
|
子指标
|
权 重
|
生态负荷
|
0.33
|
生态绿地比例
|
0.63
|
耕地比例
|
0.37
|
污染负荷
|
0.15
|
土壤盐渍
|
0.41
|
土壤侵蚀
|
0.59
|
生态敏感性
|
0.32
|
弱质生态空间(规划)比例
|
1
|
经济发展状况
|
0.2
|
建设用地比例
|
0.35
|
地均GDP
|
0.65
|
1.2评价方法
首先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用权重求和的方法计算综合得分值:

式中: 为总得分;I为指标值, 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权重值用专家打分法(Delphi法)获取。
1.3生态经济类型分区原则
(1)主导性原则:主导因素对生态环境地域分异起主要支配作用的因素;(2)综合性原则:生态经济类型分区涉及自然条件利用、经济持续发展和人口再生产等重大问题,以及历史、现状与未来,需从复杂的相互影响与制约生态环境系统中抽取出整体关系;(3)区域分异规律原则:类型的划分与区域的划分都能反映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4)镇级行政区域完整性原则:了便于生态环境建设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实施的收集分析,分区类型要保持镇级行政界限的完整性。
2生态环境评价结果
2.1单因素评价结果
(1)生态负荷:评价结果显示东沟镇生态负荷最低;阜城镇、杨集镇生态负荷最高。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多为生态负荷较大的地区,这与客观事实相符。其中杨集镇由于地处马家荡湿地区,环境比较脆弱,水产品年产量大,给环境造成较大压力。(2)污染负荷:由于阜宁县分属于黄淮平原、滨海平原和里下河平原,境内总体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并不严重,相对来说都比较平均。其中,污染负荷指标值最小的是芦浦镇。(3)生态敏感性:依据镇村布局规划以及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阜宁县在通榆河、射阳河引水源地、淮河入海道洪水调蓄区、马家荡重要渔业水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中划为弱质生态空间进行特殊,主要涉及到杨集镇、合利镇、硕集镇、陈良镇、陈集镇等。因此,在生产力布局时应尽量避免在重要生态功能区内建设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工程项目,需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4)经济发展状况:阜城镇、益林镇是阜宁县经济状况最好的乡镇,这与阜宁县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事实相符。
2.2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单因素分区的成果,对生态负荷、污染负荷、生态敏感区、经济发展状况按照0.33、0.15、0.32、0.20的权重进行综合打分。考虑到生态敏感性和其他几个因素成反相关性,因此生态敏感区的指标在汇总时,采用Ti=(1-Si)转化。最后根据权重进行加和计算综合得分,结果见图1。

图1各乡镇土地生态环境评价综合分值
为了直观的显示各乡镇的土地环境的空间差异,对阜宁县的土地生态环境评价结果进行了空间制图,结果见图2。从图上可以看出,阜城、合利、硕集、和杨集镇的生态环境综合分值较高,而郭墅、芦蒲、板湖、和东沟镇的得分较低。

图2阜宁县土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图
3生态经济类型分区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受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光、热、水三项资源组合的影响而形成了结构和特点上的地域差异。同时,人类生产活动的方式、方向和程度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因地而异,以致引起不同地域生态环境的结构、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流动方式和强度,以及派生的生态和经济的矛盾与调节系统稳定性的途径和措施都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在土地生态环境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类型的分区原则,从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出发,按照不同评价单元环境功能保护的目标进行生态经济类型分区,结果见图3。全县划分为西部农林复合生态经济区、贸工农一体化综合生态经济区、湖荡高效水生种植养殖生态经济区四种类型,为区域的土地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图3阜宁县生态经济类型分区
4结论
本文较系统的评价了阜宁县的土地生态环境,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初步把全县土地生态经济划分为西部农林复合生态经济区、贸工农一体化综合生态经济区、湖荡高效水生种植养殖生态经济区四种类型,对今后进行各类用地布局时,生态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月平.根据承载力确定土地资源安全度-以江苏省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4): 328-332.
2 仁志远等.陕西省生态安全及空间差异定量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4):597-606.
3 毛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4 高密来.中国生态环境区划初探[J].生态学杂志,1999,14(2):37-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