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语学习者因受汉语的声调干扰,在学习英语时很难做到快速辨别应特别强调的是哪个词。
3.2.2 对词汇层面的分析:
每一种语言在词与词的搭配上都有一些各自特有的方式和习惯,因此,在理解英语词汇方面,中国二语学习者不仅要注意单词的基本概念,还要探究其外延及联想意义,不能简单地以母语思维去诠释英语词汇,如果机械地将汉语的选词搭配习惯迁移到英语中,很容易造成“中式英语”(Chinese English/Chinglish或称“洋泾浜”)的错误。例如:“看书”表达为look a book,“红茶”表达为red tea,“学知识”表达为learn knowledge,“食言”表达为eat one’s word,而这些短语的恰当表达另有其词:read a book,black tea,acquire knowledge,break one’s word。
另外,很多中国二语学习者在学习、使用英语词汇时很喜欢想当然地去理解词汇的意思,例如:一个中国人向美国朋友介绍自己的配偶时说“She is my lover.”,此处是想将“lover”理解为“爱人”,在汉语中“爱人”多指自己的配偶,而在英语中“lover”却是指“情人”,这种用母语思维对词汇意思想当然的理解会引起不少的误解。
3.2.3 对句法层面的分析:
英语跟汉语在句法上有很大的的差异,最主要区别在于:英语重形合,讲究语法和主谓宾逻辑的完整,采用丰富的词性和句型来表达意思;汉语重意合,注重句子内部的逻辑联系,主要依靠词序和语义关系进行表达。
在英语中,连词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即两个完整的句子,或用逗号隔开,或通过连词组成复合句。但在汉语中,连词的用法并没有这样严格,往往会被省略,只求能正确表达意思即可。例如:很多学习者把汉语中表达“他是一位好丈夫,也是一位好父亲。”的句子译为“He is a good husband, he is a kindly father.”而正确的表达应为“He is a good husband and a kindly father.”正是因为学习者受汉语表达的干扰,忽略了英语中连词使用的严格规定,从而出现错误。此外,汉语中的连词是成对出现的,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而在英语中却没有这种用法,很多时候可用一个词来表达,学习者因受汉语表达的干扰,常会译出这样的句子“Although he study hard, but he is still poor in English.”此句中,“although”即可表达“虽然…但是”的意思,“but”在句中是多余的。汉语在句法上的负迁移严重影响到句子在目的语中的表达,如果这种影响长期得不到有效更正,久而久之便会形成石化。
3.2.4 对语篇层面的分析:
正常的语言行为不仅仅表现于独立的单句中,也存在于由单句构成的语篇中。汉语思维对于学习者英语表达更深层面的影响体现在语篇上,也是更具隐蔽性的负迁移影响。
前面已经讲过,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所以英语语句间的衔接和逻辑关系需要借助大量有形的衔接词实现,因此英语句子组织严密,结构完整;汉语语句间的衔接主要凭借隐含的语义关联来实现,不一定依赖衔接词,因此省略成分多,层次不明显。例如:“He learned my difficulties. He wanted to help me. He couldn’t come. He had something urgent to do. He has helped me a lot.”要让这几句话语义更紧密,逻辑更明确,必须摆脱汉语思维的影响,加上恰当的衔接词。因此正确的表达可以是“When he learned my difficulties, he wanted to help me. But he couldn’t come because he had something urgent to do. Actually he has helped me a lot.”长期受汉语造句模式的影响,学习者写出的英语句子常常是结构松散、语义不够连贯甚至不清,从而形成严重的石化现象。
四、结语:
中介语是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而且总是在下意识地使用,而中介语石化现象是在母语向目的语转化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当母语与目的语存在明显的差异时,二语学习者就会有意无意地把母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使用于目的语的交际中,母语负迁移便随之出现。这种负迁移如不能及时消除,不但会阻碍二语学习者习得目的语水平地提高,而且会造成严重的中介语石化现象,导致二语学习者语言能力和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本文先简介了中介语的发展、石化现象及母语负迁移,然后重点从母语负迁移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影响来探究、分析了中介语石化现象与母语负迁移的关联性,让二语学习者对中介语石化现象有了更深地了解并引起足够的注意,达到在今后的二语习得中更好地避免母语负迁移对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影响,进而更好更快地达到本族语者的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Rod Ellis.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
[2]Selinker L. Interlanguage [J]. Interlanguage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1972(10)
[3] Selinker L. Fossilization: What we think we know [M]. London: Longman, 1996
[4] 陈俊、杨云峰、王蕾,母语负迁移与中介语石化[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6,10
[5] 李元春,李潞,母语负向迁移与英语写作[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2,4
[6] 寮菲,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J].外语进行与研究,1998(2)
[7] 牛强,过渡语的石化现象及其教学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5)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