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从“三美”角度论伍尔夫的诗化小说

时间:2015-05-14  作者:葛 鑫 张玮艳 单翔燕

摘要:伍尔夫与新月派可以说是同时代的中西文化的优秀代表,他们各自的诗化小说和“三美”理论都对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伍尔夫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为依托,从“三美”的角度来分析伍尔夫的诗化小说。
论文关键词:伍尔夫,诗化小说,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引言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 1882-1941)是英国现代小说史上一位出类拔萃的女作家,她一生致力于现代小说的改革与创新,力图用一种全新的语言和形式来描写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与生活。有人说伍尔夫是一位充满实验精神的小说家,她在小说中引进诗的因素,提出了诗化小说的理论。而与伍尔夫同时代的中国“新月派”的诗人们,突破了旧诗的格律,提出了著名的“三美”理论——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本文旨在用“新月派”的“三美”理论分析伍尔夫早期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以此阐释伍尔夫独特的诗化小说特点。

1.伍尔夫与“新月派”

伍尔夫在她的艺术追求中,继承了英国传统小说中的诗性化因素,对未来小说的形式提出了大胆的试想。她提出,所谓诗化小说并非用诗的格律来写,而是用诗的透视,诗的技巧,诗的语言来写小说,构造诗的意境。与伍尔夫同时代的“新月派”,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文人学者团体,也以丰硕的创作和研究成果产生了重要影响。围绕着《新月》杂志,一批具有欧美留学背景的学者、作家、艺术家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与伍尔夫为代表的“布鲁姆斯伯里团体”(Bloomsbury Group)颇为相似的团体。“新月诗派”也以创新而著称。他们力图突破就格律诗的限制,对五四运动以来的新诗艺术美进行了多方面的探求。1926年5月,闻一多发表了《诗的格律》一文,表明了“新月派”的共同艺术主张。文中提出应当建立新的格律诗的任务。新诗创作的美学原则应是“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者的结合。。“三美”理论大胆汲取了西方现代派文学与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优秀传统,从听觉上,视觉上,感觉上,对诗的艺术美进行了要求与限定,闻一多把它比喻为“戴着脚镣跳舞”。既然伍尔夫的小说具有诗化特质,那么“三美”也完全有可能体现在她的小说作品中。

2.对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的“三美”分析

《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的短篇小说代表。通过文本细读,我们也能发现其中潜藏的诗意。作家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却在字里行间闪耀着诗意的光芒。

2.1.音乐美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容易意会又最不容易言传的艺术。新月派诗人主张诗歌也应该有音乐美,即把语言的节奏与意义的节奏结合起来,“使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就获得了一种更深的、扩展的意义,犹如音乐中不同曲调的多次反复变奏,构成了音乐的交响”。(郭沫若:2006)伍尔夫与新月派在诗歌音乐美方面有着很强烈的精神契合。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1926)中指出,音乐的美就是“音节”,“能激发情感,完全在于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节奏的和谐与优美可以说是诗歌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而诗歌的节奏则主要体现在音节和用韵上。伍尔夫借鉴音乐的创作方法,在写作时注重用词的音节和韵律,从而使作品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如诗歌般优美易读。在《墙上的斑点》中,伍尔夫多次使用头韵,使语句铿锵和谐,令人印象深刻。如在开篇她写到,”and that old fancy of the crimson flag flapping from the castle tower came into my mind”,连用三个以f开头的单词来描写城堡塔楼上飘扬的鲜红旗帜的幻觉。在篇尾,伍尔夫又写到”Everything is moving, falling, slipping, vanishing……”几个分词的堆叠使用在达到节奏整齐自然的效果的同时,把人们意识世界的摇摆和模糊性也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出来,而模糊性正是诗化小说的特质。

新月派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徐志摩也把音乐美放到了诗美诸因素的很重要的位置,他说,“正如字句的排列有悖于全诗的音节,音节的本身还得起源于真纯的‘诗感’。”(徐志摩:1926)徐志摩认为音乐是基于“真纯的诗感”和“诗意”的。在伍尔夫的小说中,我们也能找到基于“真纯的诗感”的音乐美。诗感体现在伍尔夫使用的很多像音符似的细小又充满诗意的意象。在《墙上的斑点》中,主人公的思绪一直围绕的墙上的一颗斑点展开,它就像乐谱里的反复记号,由它产生的一系列联想告一段落后再返回来重新开始新一段的联想。在描写没有教授,没有专家的可爱世界时,她用了鱼儿用鳍翅划开水面这一意象来形容人们在没有拘束的理想世界中的自由与欢乐。我们亦可以想象得出海阔凭鱼跃的情景,对比突出之感十分明显。从这些小小的意象,我们能读出浓郁的诗意与浪漫。

2.2.绘画美

诗画是相通的。诗歌和绘画在中外均被认为是同源。中国古代诗人就很擅长用诗作画,寥寥几句就构成了一幅意境悠远的写意画。伍尔夫本人对绘画美也有独到的见解,她曾说,绘画与写作有许多共同之处,小说家也如同画家一样,试图让我们能够“看到”他们所描绘的一切。《墙上的斑点》中结尾部分的描述色彩感就很浓烈。借助文字的表达,我们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明丽的印象主义油彩画:一棵棵高大的树木在草地、森林、河边悄悄地生长,到了夏天,油绿绿的叶子随着风刷刷作响,母牛在树下挥动着尾巴,树木把小河点染得翠绿无边,仿佛一头扎进水里的红松鸡会带着绿色的羽毛浮出水面来。整个画面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伍尔夫在这里用了色彩明快的词藻,用文字这一感染人的特性来写作,触动人的视觉印象,给读者造成了很大的视觉和想象力的冲击。她的遣词造句承载着厚厚的情感。伍尔夫在这里通过一个新颖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光的扩张力。她印象主义式的细腻而洗练的笔法,通过明暗的使用,光色的交接,把色彩的微妙变化表现了出来。

2.3.建筑美

诗歌的建筑美可以说是新月派的独创。建筑也是能够创造境界的,建筑的感染力是通过建筑艺术语言(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等)来构成意境,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而达到抒情表意的目的。《建筑的美术》中闻一多说:“美的灵魂若不附丽于美的形体,便失去他的美了。”新月派的建筑美主要强调的是“节的匀称与句的匀齐”,也就是说重在诗歌的形式上。但在《诗的格律》中,闻一多说,“律诗永远只有一个格律,但是新诗的格式是层出不穷的,新诗的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成的。”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建筑美,旨在关注诗体或文体的形式,但它又不是死板僵硬的定在一个框框内,而是由自己的意匠自由构造,即“相体裁衣”,根据内容来设计和构建文本的建筑美。

伍尔夫的诗化小说的特质也体现在其结构形式的建筑美上。《墙上的斑点》是一种放射性的结构。全篇以真实存在的墙上的一个斑点为核心展开了一系列的想象,叙述者的思绪围绕着斑点不停地流动跳跃,她对斑点进行了六次猜测,即钉子——玫瑰花瓣——古冢——钉头——木块的裂纹——-蜗牛,这个过程构成了小说的主线,而叙述者的每次猜测又引发了新一轮的更宽泛的联想,叙述者的想象活动不断地从斑点蔓延开来最终又回到斑点本身,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构思严密,就像从一个光源散发出了无数光线一样,不知不觉的也实践了新月派的建筑美理论。

3.结论

新月派的“三美”理论从视觉、听觉上定义了诗歌审美规范,又从时间、空间上扩展了诗歌的审美角度,为我们研读诗歌或文本提供了更加宽泛的思路。作为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伍尔夫借用诗的细腻与抒情,把叙事、写景、抒情融合在一起,把寄托着自己的灵魂的诗化小说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们阅读伍尔夫的作品,就好像在和她轻声交谈,不知不觉间,就走进了她精心绘制的诗情画意中,徜徉在飘逸、空灵的意境里,随着她的思潮一起起伏。在她的诗意文字里,我们可以听到悠扬的音乐,看到精美的绘画,也可以欣赏到独特的建筑,她娴熟地把这三种美糅合在一起,诗画乐工相连,相映成趣,把小说推向了诗性的高峰。我们品读她的作品,不仅仅是品赏文字的优美,更重要的是品味到其诗意的人生哲思。

参考书目
郭沫若,田汉,宗白华.三叶集[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侯维瑞,李维屏.英国小说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莱辛.拉奥孔[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李成宇.论新月派的“三美”主张[J].殷都学刊,1995(1).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乔国强.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瞿世镜.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许霆.论闻一多新诗“建筑美”[J].文艺理论研究,1998(1).
袁静妤.论伍尔夫创作的诗化特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1).
翟卓雅,杨瑜.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点[J].前沿,2008(4).
朱艳阳.伍尔夫小说的诗化特征[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从环境语的角度分析中西文化的异同
下一篇论文:从《说文解字·糸部》管窥中国古代文化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