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汉武故事》作者考辨及汉武帝故事的文献整理-论文网

时间:2015-04-12  作者:穆晓华
关于汉魏六朝时期汉武帝故事的记载,主要集中在《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汉武帝别国洞冥记》三部小说中,另外还包括《博物志》、《西京杂记》、《搜神记》、《拾遗记》、《幽明录》、《世说新语》、《异苑》、《小说》等小说作品。

《汉武故事》:前文已经述及,这里不多作介绍。

《汉武帝内传》:又称《汉武帝传》或《汉武内传》共一卷。作者不可考。《四库全书总目》云当为魏晋间士人所为,《守山阁丛书》集辑者清钱熙祚推测是东晋后文士造作,二说大致不差。今人多以为是魏晋间道徒自神其教。今存版本大致有三种:《道藏》本,《广汉魏丛书》本,而清金山人钱熙柞刻《守山阁丛书》本,又在前两种本子的基础上加以校勘、标记,较为完善。上海古籍出版社《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即以此本为底本,标点、分段整理而成,今论据该本。《内传》道教意味浓郁,从武帝出生时写起,直至死后殡葬,略于军政大事,而详于求仙问道,对武帝会西王母事的描述尤为细密生动。

《汉武帝别国洞冥记》:又名《洞冥记》或《汉武洞冥记》四卷,郭宪撰。本书据郭宪自序,当为四卷。但某些史书经籍志及目录学著作或有作一卷、五卷者。如《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一卷,题郭氏撰;《郡斋读书志》则作五卷;《崇文总目》、《通志》皆作一卷;《四库全书总目》则列入小说家异闻之属,云旧题后汉郭宪撰。现存四卷本,主要有《顾氏文房小说》、《古今逸史》、《汉魏丛书》等本。今以《顾氏文房小说》本为底本,参酌其他诸本予以校勘。上海古籍出版社以《顾氏文房小说》为底本,加以校勘、标点,今据此本。全书以汉武帝求仙和异域贡物为主要内容,也极具道教气息,其中约记述武帝故事33则。

《博物志》:西晋张华撰。原书散佚,今本系后人搜辑成篇,又杂以他记以附益之。《隋书经籍志》杂家类著录十卷;《旧唐书经籍志》始入小说家类;《中兴馆阁书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亦有著录;《四库全书》小说家琐记之属著录十卷。此书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常见的通行本,收在《广汉魏丛书》、《古今逸史》、《稗海》等丛书中,于十卷中又分三十九目;另一种是黄丕烈刊《士礼居丛书》本,亦作十卷,不分目,次第也和通行本协调。《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以《稗海》为底本,今论亦据此本。该书所记十分广博繁杂,为地理博物体志怪小说,直接涉及汉武帝故事两则。

《搜神记》:东晋干宝撰,《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三十卷,今本凡二十卷,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最初刊行于《秘册汇函》中,后收入《津逮秘书》和《学津讨源》中。今据中华书局汪绍楹校注本。该书分别在卷二、卷十一、卷十三记载汉武帝故事共5则,多与《汉武故事》、《拾遗记》类同,但有文字出入。

《拾遗记》:十六国时期后秦王嘉撰,梁萧绮录。现存最早的刻本是明嘉靖十三年(1534)世德堂翻宋本。另有《稗海》本,文字与世德堂本出入较大。今据中华书局1981年版齐治平校注本。该书记载汉武帝故事3则。

《幽明录》:南朝宋刘义庆撰。《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20卷。原书久佚。鲁迅《古小说钩沉》辑集佚文260多条,今据此本。该书记述汉武帝逸事7则。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撰。文献著录确凿。《规篇第十》记载汉武帝被东方朔巧言赦其乳母事。又见《西京杂记》、《太平广记》卷一六四“名贤”类。

《异苑》:南朝宋刘敬叔撰。《隋书经籍志》杂传类著录十卷,唐宋人书目不录。《杂说》、《说郭》亦未收,似至唐已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今本大致完整。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有佚文,该书仿《说苑》全书382条记各类怪异之事。卷七《武帝家中物》条载武帝死后复生的神异事。又见于《汉武帝内传》。

《小说》:南朝梁殷芸撰。梁武帝命其撰《小说》,《隋书经籍志》著录十卷,世称《殷芸小说》。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得135条,余嘉锡辑154条。今人周楞枷又据诸本加以钩沉索隐,增补至163条,于198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校注本。今据此本。该书首次以“小说”命名,清代姚振宗认为,“凡不经之说为通史所不取者,皆令殷芸别集为小说,是小说因通史而作,犹通史之外乘。”该书记载汉武帝故事6则,多为披露武帝私生活和日常琐事。有些可以和《幽明录》、《西京杂记》相参证。

以上所列承载汉武帝故事的文学文献,也仅为笔者目之所及,定有脱漏。但这些文献基本蕴载了大部分的汉武帝故事,钩沉和梳理这些文献,对于我们开展系统全面的论证研究,相信还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M].上海:涵芬楼影印宋刊本(卷一).
2 晁载之.续谈助[M].北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1939:69.
3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62.
4 王根林等校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 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三十二)[A].二十五史补编[Z].北京:中华书局,1955:5537.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新探墨子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价值—基于改革开放与和谐社会双重视域-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论语》训诂语法札记两则_语义照应-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