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除了其自身行为要有儒雅之风,还要“礼贤下士”,尊重人,理解人,重视人才。不但要在企业内部坚持以“和”为本,把维护员工的利益,提高员工的福利,放在首位,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徽商善于利用宗族关系,其所用伙计大多是本族的宗亲。由于这层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存在,使得管理者更容易利用乡土人情和宗族情感来和谐关系,使得整个团队更加团结,更具凝聚力。徽商与同行之间也坚持以“和”为上,“和气生财”。他们往往利用会馆作为纽带,互通信息,互帮互助,从而形成强大的商帮。
(四)“智”
儒家重视“智”的作用,孔子云:“知(智)者不惑。”[6]子罕智者所以不惑,是因为他能够明是非,辨善恶论文格式。所以,孟子肯定“是非之心,智也。”[16]荀子肯定“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17]商场如战场,充满了艰难险恶,稍有不慎,即有失败的危险。因此,商场竞争就是智谋与胆略智的竞争,不讲究智慧,是成不了真正的儒商的。儒商的“智”不是简单的“明辨是非”就能涵盖的,更多的是善于把握商场的信息,预见于未来,以超人的胆识和敏锐的眼光来规划自己的商业。同时,儒家的“智”和奸商的玩弄权术,损人利已,这些所谓的“智”,是格格不入的。徽商重视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善于从历史上汲取经商的智慧。因而能善于掌信息、察低昂、权时宜,擅握算,工心计,多谋略。能审时度势的采取灵活的经营方式和经营项目,能“趋时观变”,“因俗时变”人文历史论文,“决定取舍”,因而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徽商程致和“以美恶占岁,以弃取伺人,趋时观变若猛兽鹜鸟之发。”[18]徽商翁名莹,新都歙人也翁少读书,通大义,观太史公《货殖列传》,至计然之言,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矣。……故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又见倚(猗)顿以瑙盐起,与王者埒富,大悟若旨不效世用,一切徂诈术惟静观盈缩大较,揣摩低昂,恒若执左契,诚一所致,业饶声起,而礼贤赈乏,终身无沣焉。”[19]
(五)“信”
儒家讲究修身之道,而修身一以诚为本。“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恪守诚信,信义至上,是儒商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徽商在经营上,主张“以诚待人”、“以信接物”。梅庄佘先生文义(歙县人),家素贫,弱冠行贾,诚笃不欺人,亦不疑人欺。往往信人之诳,而利反三倍。中年积著累数千金,居乡以长厚闻。[20]歙商吴南坡云:“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终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久之,四方争趣坡公。每入市,视封识为坡公氏字,辄持去,不视精恶长短。[21]歙商许宪也说:“惟诚待人,人自怀服;任术御物,物终不亲”。他因诚而享誉商界,“出入江淮间,而资益积”[22]徽商非常清楚骗术只能得逞一时,要想永久地赢得顾客,财源茂盛,只能坚持以诚为本。徽商正是凭着自己的以诚信为本,才赢得了良好的信誉,从而在异地站稳脚跟,打开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的。
四、小结
以上是以徽商为例,对儒商的精神内涵,做简单的阐述。其中“仁”是其精神内核;“义”是其社会关怀;“礼”是其行为之矩;“智”是其生存之方;“信”是发展之基。徽商信奉“儒为名高,贾为厚利”的信条,将“儒”和“贾”结合在一起,以儒家之道来经营产业,最终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市场。儒家思想合理内核,为商业的发展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但在过去,不但在中国,而且在现在,在国外儒家精神在商业上仍大有用武之地。新时期,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激荡下,涌现了一大批像牟其中、李晓华、吴志剑、史玉柱等一大批既有救国济世之鸿鹄之志,又有驾驭市场之雄才大略的一代新商人。日本人、新加坡人、韩国人运用儒家思想振兴了本国经济, 而且仍乐此不疲。可是,时下国内仍有不少商人丢弃了儒家起码的伦理道德,只注重自身的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了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最终坑害了他人,也毁灭了自己。故,时代需要儒商精神,儒商精神需要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周易·正义》
[2]《史记·货殖列传》
[3]施炎平.儒商精神的现代转化[J].探索与争鸣.1996.10
[4]戢斗勇《儒商精神》[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5]《大学》
[6]《论语》
[7]《旌阳程氏宗谱》卷13
[8]《黟县三志》卷15《舒君遵刚传》
[9]《丰南志》第五册
[10]《戴震集》上编卷12《戴节妇家传》
[11]光绪《婺源县志》《人物·义行》
[12]婺源《三田李氏统宗谱》《环田明处士李公行状》
[13]《汪氏统宗谱》卷3《行状》
[14]婺源《湖溪孙氏宗谱》卷一《萃峰孙公传》
[15]歙县《郑氏宗谱》《明故诗人郑方山先生墓图志》
[16]《孟子·告子上》
[17]《荀子·修身》
[18]《从野堂存稿》卷3
[19]歙县《竦塘黄氏宗谱》卷5《黄公莹传》
[20]《岩镇志草·里祀乡贤纪事》
[21]《古歙岩镇镇东嗥头吴氏族谱·吴南坡公行状》
[22]《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卷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