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企业文化论文

试论我国中小企业的“非核心竞争力”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有学者甚至指出:“管理混乱,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经营机制不活,是影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带有根本性的深层次原因。” [4]
3.人力资源管理低效
中小企业领导人总是会担心放权后会失去对自己辛苦打拼的企业的控制,或担心别的人超过自己的威信,而不敢放权,使企业花重金聘请的专业人才坐上了“冷板凳”。
有学者认为,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己成为部分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从我国的企业运营实践来看,由于中小企业多数是民营企业,企业家是最大股东,企业的决策往往取决于企业家自己,因此企业家能力是企业成败的决定因素。”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很多是家族企业,因而难以对人力资源管理实现规范化。” [5]
4.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缺乏
有学者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竞争力缺乏” [6] 。我国的众多中小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较差,在利益的驱动之下,抓法律法规的空子,重视短期效应,忽视长期发展,假冒伪劣行为非常严重。这就使得这此中小企业不能形成自己长期的竞争优势,生命周期较短”。 [6]
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水平尚不到0.4%。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不足1%的企业则难以生存。技术创新的动力在于企业的研发能力,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研发投入的严重不足阻碍了企业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导致企业成长潜力弱,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5.企业文化建设缺失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或者认为企业文化只是大企业的事,中小企业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发展到企业文化建设阶段。所以造成中小企业文化的现状就是“大
多数中小企业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往往造成个人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理念的错位。” [7]
有学者通过较为细致、广泛的调查后得出结论:“企业文化要素并不构成我国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表明,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方面仍有待努力。” [5]
通过以上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认为,在核心竞争力关键指标上的不足是中小企业在较长时期内难以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障碍,如果我们不另外选择新的研究方向来促进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建立,最终只会徒劳而返,可能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要走一段本可避免的“弯路”。
(二)有关学者对“非核心”概念的相关论述
对“非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作出过定义的是江海潮博士,他在有关文章中提出,“所谓非核心竞争力,就是竞争力中除核心竞争力之外的、对企业保持短期竞争优势和获得利润有作用的企业能力。” [8] 江博士在文章中虽然提出了非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但对于非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在文章中并没有深入的指出。
除此之外,对于非核心竞争力的定义鲜有论述。目前,与“非核心竞争力”概念有一定关联的是“非核心技术创新”。例如,李玉刚博士的“非核心技术创新战略——当前中国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1(11)];史永铭、贺定光的“非核心技术与非技术创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战略选择”[管理现代化,2003(02)];刘隽、金丽的“非核心技术创新战略——企业战略管理新思维”[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3(03)];郑筱婷、张永刚的“加强非核心技术创新打造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02)];干春晖教授的“非核心技术创新:增强上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选择”[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5)]等文献。在这些文献中,学者们大都提到一个观点,就是: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出发,一般要求中小企业在核心技术上有所创新是不现实的,要以中小企业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中小企业在非核心(关键)技术上的创新来获得发展和掌握一定的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论文参考网。
三、“非核心竞争力”——非“核心竞争力”的简单对立
笔者认为,建立非核心竞争力可能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并取得进一步发展的优先之选。但提出非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对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否定,两者在关系上是战略和战术、远期目标和阶段目标上的关系。
第一,提出中小企业建立非核心竞争力并非否定中小企业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取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非核心竞争力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已被实践所检验,但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达到一定条件,建立核心竞争力也是必然的和必要的。
从非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来说,是战略和战术、远期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关系。获得核心竞争力是战略和远期目标,而非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则是实现战略和远期目标的一种战术手段和阶段目标。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为了提高效益,也要发展壮大,也要进行扩大再生产。中小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才有可能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建立核心竞争力的活动。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非核心竞争力逐渐向核心竞争力转化时,企业才真正获得了不断发展、不断壮大的连续动力。
第二,建立非核心竞争力不等于不要核心技术,有核心技术也不等于有了核心竞争力。
有些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办之初,企业就拥有一项或多项核心技术,但由于中小企业固有的资金、管理等方面不足的制约,仍需依靠建立非核心竞争力来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论文参考网。否则,再好的技术不能实现到实际应用中,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但不是全部。无论企业规模多大,其最终产品都必须面向市场。市场需求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产品,是融合了技术的具有一定质量和性能的产品。例如,我们购买一台计算机,固然需要有高技术含量的芯片,但更需要有能使芯片为我直接使用的其他外设,而不是芯片本身。因此,核心技术并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返回列表
下一篇论文:人力资源管理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互动研究_以人为本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企业文化论文
最新企业文化论文
读者推荐的企业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