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介绍了永春县坑仔口镇16年生杉木人工林进行不同间伐强度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强度间伐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效应最佳;弱度间伐后的蓄积量最大;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生长、单位面积蓄积量及林分总收获量无显著影响。论文关键词:杉木,间伐,强度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永春县坑仔口镇玉溪村,地处戴云山脉南麓,为闽东南低山地带,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海拔300~615m,年平均气温20.4℃,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2.9℃,无霜期350~355d,年降雨量1600~2100mm,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相对湿度80%左右。试验地位于低山下部,坡向东南,坡度20~28°,土壤为花岗岩风化红壤,土层厚度中等。林下主要植被有芒萁、五节芒、少叶黄杞等。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地选择 选择Ⅱ类地,交通方便,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分布均匀、16年生的杉木人工林,造林密度为2500株·hm-2。2001年实施各项间伐措施,2007年进行调查。 1.2.2 标准地设置 在林分中选择坡向、坡度、立地条件、林分密度、林相相对一致的地段,采用随机区组法重复设置3个区组,每个区组设4块样地,每块样地面积为0.0667 hm2。每个区组周围设二行保护行,保护行间伐强度与被保护小区相同。试验处理采用:A-强度间伐;B-中度间伐;C-弱度间伐;D-对照。 1.2.3 间伐方法   采用下层疏伐法,强度间伐保留1200株·hm-2,中度间伐保留1500株·hm-2,弱度间伐保留1800株·hm-2,对照组不间伐保留2100株·hm-2。 1.2.4 每木调查 每块标准地在间伐前作树高、胸径的每木调查,同时调查记录林下植被,选择间伐木后进行间伐。于2007年(6年后)重新调查其生长指标。 1.2.5 统计分析  将各标准地每木调查所得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单位蓄积量等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并用HSD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比较每两个处理间各生长指标差异的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间伐强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 2009年林分调查结果表明,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林分平均胸径也随着增大(见表1)。 从表1中可见,保留木为1200株·hm-2的林分平均胸径19.96cm,保留木为1500株·hm-2的林分平均胸径为18.48cm。保留木为1800株·hm-2的林分平均胸径为17.86cm,对照的林分平均胸径为16.54cm。间伐处理后,经过6年的生长,强度间伐的林分平均胸径比中度间伐林分大8.0%,比弱度间伐林分大11.8%,比未间伐林分大20.7%;中度间伐比未间伐林分大11.7%;弱度间伐比未间伐林分大8.0%。对各处理的林分平均胸径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不同间伐强度杉木林分各因子调查结果 处理 重复 胸径/cm 树高/m 单株材积/m3 单位面积蓄积量/ m3.hm-2 A 1 19.06 13.66 0.1915 229.80 2 19.82 14.35 0.2160 259.20 3 20.99 15.18 0.2541 304.92 均值 19.96 14.40 0.2205 264.64 B 1 19.12 13.96 0.1964 294.60 2 17.89 14.25 0.1757 263.55 3 18.44 14.20 0.1858 278.70 均值 18.48 14.14 0.1860 278.95 C 1 18.01 13.36 0.1680 302.40 2 17.69 14.59 0.1755 315.90 3 17.88 14.12 0.1740 313.20 均值 17.86 14.02 0.1725 310.50 D 1 16.55 14.35 0.1518 318.78 2 16.33 13.88 0.1436 301.56 3 16.75 13.33 0.1455 305.55 均值 16.54 13.85 0.1470 308.63 表2       不同间伐强度杉木林分各因子方差分析表 因子 变异来源 自由度 离差平方和 均方 F值 F临界值 胸 径 组间 3 18.08 6.03 17.28** F0.01(3,8)=7.59 组内 8 2.79 0.35 F0.05(3,8)=4.07 总和 11 20.87 树 高 组间 3 0.47 0.16 0.50 组内 8 2.50 0.31 总和 11 2.97 单 株 材 积 组间 3 0.0085 0.0028 9.92** 组内 8 0.0023 0.0003 总和 11 0.0107 单位 面积 蓄积 量 组间 3 4592.13 1530.71 3.39 组内 8 3612.60 451.57 总和 11 8204.72 从表2中可见,F胸径=17.28>F0.01(3,8)=7.59, 说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影响具有极显著的差异。经HSD多重比较(表3),可见强度间伐与弱度间伐及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与中度间伐差异显著,中度间伐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表明经过抚育间伐,降低了林分密度,扩大了保留木的生长空间和营养空间,从而使杉木得到更好地生长,并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保留木密度降低,胸径生长也随之增大。因此,在杉木中龄阶段将林分密度降至1500株·hm-2以下,在一定间隔期内能促进胸径生长。 2.2 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生长的影响 从表1可见,经强度间伐的林分平均树高为14.40m,中度间伐的林分平均树高为14.14m,弱度间伐的林分平均树高为14.02m,对照林分平均树高为13.85m,各处理间差异不大。经过方差分析(见表2),F树高=0.50<F0.05(3,8)=4.07,说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树高生长无显著差异。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