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加快实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宣传周等活动,使农民便捷、有效地获取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3]。
(五)健全农业科技服务队伍
农技人员是连接农业科技和农户的桥梁和纽带,要实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组织发动县、乡两级农业部门,推广、科研、教学单位,根据不同需求,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对乡镇农技站农技人员分层分类开展培训,不断健全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鼓励专业素质高、作风踏实的涉农专业大学生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服务,通过实施农业技术推广项目,领办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培养和造就一支懂生产技术、精市场营销、会经营管理、有奉献精神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
(六)建立“专家—农技人员—示范户”模式
根据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以及结合安化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需要建立“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模式。就是以农业院校、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以技术指导员为龙头,建立农技人员抓示范户、示范户带动周边农户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围绕全县水稻、茶叶、水果、旱杂粮等四个主导产业遴选了10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每个指导员负责指导10个示范户,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在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入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全面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并通过展示、示范、参观学习和技术培训等手段,带动周边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邵文珑.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供需均衡分析[D].山东大学,2008(4)
[2] 黄修杰,郑业鲁.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0-253
[3] 赵朝娜.新农村建设中河南省农业科技服务构建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1(9)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