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毛竹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时间:2015-10-14  作者:黄金财

摘要:简述毛竹林主要害虫种类及其发生规律,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为毛竹林的高效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毛竹,害虫,综合防治

1、笋期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笋期主要害虫有竹笋禾夜蛾、笋锈禾夜蛾、大竹笋象、小竹笋象、露尾甲等近10种害虫[3],这些害虫均为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竹林的禾本科杂草上越冬,翌年2月中旬开始孵化,3月下旬至4月下旬为幼虫危害猖獗期,5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6月上、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幼虫6龄,幼虫期51-80天,蛹期7-29天,成虫寿命6-17天。它们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新笋的成竹率,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竹笋禾夜蛾和笋象禾夜蛾的危害较重,主要与林地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的多少有关。地面杂草多的竹笋被害率高,而且在出笋大小年的竹林内,上述两种笋夜蛾危害均不严重,甚至不发生。综合防治技术如下:

(1)林间除草及化学防治。在竹笋禾夜蛾等害虫发生严重的林分每年除草二次,注意掌握除草时间,第一次在9月,第二次在第二年的1-2月。避免在7-8月份除草,假若此时除草会为害虫提供良好的产卵场所;在坡度大,不宜除草松土的竹林,采用喷洒除草剂,在每年的1-2月或9-10月喷药一次,防治效果良好。

(2)冬季深翻松土破坏越冬环境。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时间较长,结合林间除草深翻,在9-11月进行,破坏蛹的越冬场所,利用低温杀死越冬蛹。

(3)林间施放生物农药。采用土栖虫生线虫—斯氏线虫或白僵菌粉在老熟幼虫下树盛期施用,以线虫含量100-150头/ml或每亩3个白僵菌粉炮在林间施药,对幼虫的防治效果达40%左右,对受害较轻的林分基本上可控制虫害的危害。

(4)结合深翻,根施药剂。由于有的害虫有在竹笋基部取食危害的特性,结合冬季深翻垦复,施用呋喃丹颗粒或50%辛硫磷颗粒,每亩2-2.5kg处理土壤。

2、毛竹叶部害虫的综合防治

叶部害虫主要有刚竹毒蛾、竹镂舟蛾、竹缺爪螨、竹刺瘿螨等。防治原则是合理调整竹林结构,以生物防治为主要手段,化学农药为辅的措施。

2.1刚竹毒蛾的综合防治

刚竹毒蛾是我省头号竹子害虫,自1996年以来在我省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虫一年发生3代,以卵或1-2龄劝虫在叶背越冬。初孵幼虫群集在卵粒周围,取食卵壳,1-3龄虫群集在竹叶背面取食,4龄幼虫开始分散了取食。幼虫有趋光性,多栖息于竹冠向光面,幼虫常于中午沿竹杆爬下竹,在林地的荫蔽处避荫,傍晚又上竹危害[4]。根据其发生规律,防治技术要点:

(1)掌握种群动态,及时预测防治。充分应用种群空间格局研究成果,确定最适抽样数,在保证调查精度的同时减少工作量,同时根据种群密度与林间有虫株率的关系,对林间虫口进行估计,及时准确掌握林间虫情,作出科学的使用防治措施决策。通常,刚竹毒蛾首先发生于阴坡、下坡及山洼处,大暴发后逐渐蔓延到阳坡和山脊,刚竹毒蛾发生区的阴坡应作为监测的重点地区。大年竹发生多,小年竹发生或不发生,但在花年竹中这种现象不明显。在刚竹毒蛾的卵期和蛹期进行虫情调查,并结合种群密度动态研究,及时预报刚竹毒蛾的发生情况,做好预防和治理工作。

(2)保护林间天敌,在实施不同的防治措施之后的林分内设置标准地,定期观察林间虫口变化。研究林间害虫种群数量变化特点,以及天敌种类和数量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的天敌,而且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而应用白僵菌等生物防治,虽然防治效果仅为41.6%,但白僵菌在林间自然传播,反复侵染,通常能在2-3年内有效地控制虫口密度,对害虫的增长起明显的抑制作用。

(3)药物防治,应用杀灭菊酯、甲胺磷等农药混合配制,在竹腔注射防治刚竹毒蛾等食叶害虫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对于害虫大发生的林分,为了及时降低虫口密度,减少经济损失,采用化学防治是当前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用药前应进行调查,尽量针对虫害高发区,采取局部施药方式,在发生的源头施药,及时喷洒,以减少损失。

2.2毛竹叶螨的综合防治

叶螨以刺吸式口器刺穿植物细胞吸取内含物,根据测定1只叶螨1分钟能破坏并吸干18-22个植物细胞(匡海源1996),使细胞萎缩坏死[5]。根据福建省农科院生物中心测定结果表明:受南京裂爪螨轻度危害的毛竹叶绿素下降11.47-15.74%;中度危害的下降23.64-34.46%;严重危害的下降56.69,总糖量下降61.22-66.79%,还原糖下降42.07-50.86%。目前我省毛害螨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是毛竹林自然生态调控系统失控所致:A、混交林改造成纯林,导致林内生物多样性下降;B、重取轻予,掠夺性砍伐,造成林内多是老、弱、病竹残竹;C、人为干扰严重,破坏了捕食性天敌的栖息地;D、施放林丹等烟雾剂防治刚竹毒蛾等大型害虫,直接或间接地伤害了害螨的天敌。针对害螨发生的原因和目前叶螨危害较重的现象,综合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1)竹腔注射防治毛竹害螨。竹腔注射防治害螨效果显著,是一种迅速压低螨口密度的有效应急措施,所用器械简单,容易携带,对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的竹林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注射药剂一般以30倍40%氧化乐果加入营养液效果好,加入营养液的目的是迅速补充营养使毛竹、黄甜竹恢复生长。防治时间以害螨发生高峰期的8-9月为宜。对寿山乡1万亩毛竹林进行防治,结果表明:药后30天校正死亡率仍达90-94%,防台前平均立竹量为140株/亩,防治后增加224株/亩,翌年增加184株/亩,防治林新竹立竹量比对照增加32.33%。

(2)应用药肥综合防治。根据害螨暴发成因,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竹林健康,控制螨害,丰产栽培”的植保新思路,把竹林有害螨类的综合治理与竹林综合营养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竹子防御能力、抗逆能力、补偿能力、耐害能力等调整到最佳状态,利用植物自然抗逆性控制害螨发生。竹螨灵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多次试验表明竹螨灵均可与复合肥、尿素、毛竹专用肥、有机肥以1:14混合使用,每株根施100-150g,均可取得良好的增产控螨效果。经调查,药肥处理的竹林,第2年新竹产量高,质量好,在一亩竹林中平均达到91.3-98.0株,眉径8.2-9.3cm,高度11.7-12.9m,药肥处理区分别比对照新竹立竹量增加27.3-34.0株,眉径增加0.9-2cm,高度增加1.1-2.3m,整个林分得到明显的改善。

施药肥最适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因为4、6月上旬至7月上旬是竹害螨发生第一次高峰期,此前施药肥可有效地控制全年害螨的种群增长,药肥后40-60天后可释放捕食螨,以达到控制害螨的目的。而且此期春笋刚挖完,增施肥料可增加营养,有利于恢复树势,促进笋芽发育生长。

2.3竹镂舟蛾的综合防治

竹镂舟蛾生活史有一年3代和一年4代,第三代幼虫于8月中下旬孵化、危害,到9月中旬部分幼虫老熟入土结茧,9月下旬化蛹,9月底、10月上旬羽化成虫并产卵,产生第四代;第四代幼虫从10月中旬在立竹上取食竹叶,气温下降时蛰伏,气温回升和晴天中午又取食。对于竹镂舟蛾的防治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营造混交林。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毛竹造林密度调查分析
下一篇论文:闽清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