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湿地松稀疏林分套种速生相思树种试验_套种成效-论文网

时间:2015-03-24  作者:沈小彪
无疑这在林木生长最旺的夏秋季,套种相思后的混交林有更多机会处于相对湿度较大的环境中,从而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总之,湿地松疏林改造后,林分能充分利用光能,降低林内温度和地温,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提高湿度,利于林木生长发育。

表3混交林与纯林林分小气候特征

林分类型

林内温度/

地温/

湿度/%

相对光照强度/%

松思混交林

21.3

18.0

80.5

43.3

湿地松疏林(对照)

23.1

19.0

72.6

60.7

*数据为2012年10月13日11:00~12:00分(晴天)测定平均值。

3.3湿地松稀疏林分套种相思后土壤肥力变化

湿地松疏林套种相思形成混交林后,林分结构发生了变化,加上整地、施肥效应以及两树种根系的伸长所带来的改土效果等影响,引起了林地土壤肥力的变化。从表4看出,混交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等养分含量比改造前稀疏林分分别提高了3.24%、32.33%、20.07%、102.83%和16.94%。可见,湿地松稀疏林分套种相思后,土壤的化学性状得到了改善,这主要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有关:一是整地、施肥效应所致。二是林分郁闭度的提高,林下湿地松更新小苗和芒萁等植被的生长以及有一定量相思树枯枝落叶的存在等,增加了地表覆盖度,减缓了地表径流所引起的养分流失。三是套种后的混交林为复层林冠结构,林分小气候特征的改善,利于微生物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壤养分的矿化与累积。

表4套种后林地土壤化学性状的变化(0-40cm)

林分类型

有机质/mg.g

全氮/mg.g

水解N

/mg.kg

有效磷p

/mg.kg

速效钾k

/mg.kg

-思混交林

19.1

0.614

43.56

2.15

53.42

未改造疏林

18.5

0.464

36.28

1.06

45.68

*表中数据分别为套种两相思树、对照样地多点采集样品测定值的平均值

总的来看,湿地松疏林套种相思后,形成复层混交林分,在细致的整地和施肥技术措施条件下,林地的生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得以初步的改良。随着相思树的生长、林分郁闭度的提高以及相思树枯枝落叶量的增加,伴生树种—相思树的辅佐作用将越来越明显,混交林的各种效益将陆续得以充分发挥。当然,当林分进入高度郁闭状态后,湿地松与相思树的种间关系也将越来越紧密,特别是相思树生长较为迅速,预计4~5年内,相思树的生长将赶上湿地松,甚至超过湿地松而反而使湿地松受压。因此,应根据种间关系变化情况及林木生长发育状况等,实施动态调整(疏伐)技术,改善林分的营养空间,促进湿地松林的生长,以期培育速生、丰产、优质的湿地松用材林。

4.小结与评价

(1)在湿地松疏林(低产林)地上套种卷荚相思、厚荚相思等速生相思树种,通过采用合适的密度管理、整地、施肥等技术措施,实施4年来,目前林分郁闭度高达0.8以上,林地的土壤肥力及林内小气候特征等林地生境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湿地松和相思树长势良好,湿地松的树高、胸径年均生长分别达1.0m和1.0cm以上,达到福建省湿地松速生丰产林标准,初步收到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针对稀疏林分土壤肥力低、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条件,并吸取以往种植林木的成败经验,选取卷荚相思(Acaciaconcinnatai)和厚荚相思(Acaciacrassicarpa)等速生相思类树种作为改造湿地松疏林的伴生树种。从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来看,卷荚相思(Acaciaconcinnatai)和厚荚相思速均为浅根性树种,与深根性的湿地松套种,两树种根系各取所需,吸取不同层次的土壤养分和水分,克服两树种对地下营养空间的激烈争夺。另一方面,在湿地松稀疏林分上套种相思,早期相思可以利用湿地松的侧荫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三是相思树生长迅速,枯枝落叶量大,改土效果显著,在短期内可大幅度增加地表覆盖度,改良土壤,提高林分的整体水平,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和林分结构。因此,选择优良、速生的相思类树种作为套种湿地松的伴生树种,是完全可行的。

(3)在整地、套种密度以及施肥等营林技术措施上,整地能改善林地微环境状况、保持水土、减少幼林危害、便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以及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林生长,是营林措施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根据稀疏林分的立地条件以及套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确定采用块状整地方式,穴规格为50cm×40cm×35cm。

造林密度是营林措施中的另一项关键技术。根据稀疏林分的立地条件、树种特性以及培育目标,套种后密度定为2500株/hm,株行距2m×2m。根据现有湿地松疏林的密度和分布状况,采用插花式套种,即稀疏地多套种,密集地少套种,套种后的混交林比例为4松6思,即湿地松1000株/hm,相思树1500株/hm。待林分郁闭后,根据培育目标及林分生长情况,届时实施一次适当的间伐。通过疏伐,一方面可以改善林分结构和稳定性,充分利用营养空间,促进主林木—湿地松林的生长,培育速生、优质、高干湿地松用材林。另一方面,将间伐的中、小径相思树,其木材用做纸浆原料出售,枝桠、叶回归林地用做肥料,实现森林资源优化配置。

施肥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生产力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土壤肥力较差的林地,施肥是培育速生丰产林的必要条件。根据试验经验,在套种前一周施基肥,每穴施钙镁磷肥250g,同时在湿地松林木的上坡离树干约50cm处,开条深约20cm的弯月沟,每沟施复合肥150g,并连带松土、回土,可明显促进林分生长。

参考文献
1 国家标准局.森林土壤标准分析方法(GB-87) [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2 郑郁善,董建文,陈礼光.湿地松优化立木材积表的编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21(4):586-59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沿海开发视域下盐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湿地松木荷混交林生产力研究-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