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保护论文

湿地松台湾相思混交造林方式与营造技术_混交林-论文网

时间:2015-03-24  作者:施荣达

论文摘要:营建湿地松台湾相思混交林是沿海贫瘠山地培育湿地松用材林或水土保持林的一种较为理想混交树种,其适宜的混交模式为:混交比例1湿地松:1.5~2台湾相思,行状或星状混交,造林初植密度为4000株/hm ~4800株/hm 。并应根据种间关系、林分郁闭度及立地条件等因素,在10a生左右进行适当的间伐,以调整营养空间,提高林分生产力,最终保留密度以1400株.hm ~1500株.hm ,比例混交调整为2~3湿地松:1台湾相思为宜。
论文关键词:台湾相思,混交林,混交模式,营造技术

福建沿海山地气候高温多雨,土壤淋溶性强,土壤肥力多数不高,特别是在林果激烈争地的情况下,林地多分布于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段,加上森林植被破坏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较为恶化。尤其是一些立地条件极差的山地,传统营造的马尾松(Pinuns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等单纯林成活率低或成活而生长缓慢不能成林,严重地制约了林地生产力的发挥和山地综合开发利用。因此,利用自然力,选择适生的树种并采用合适的营林技术措施是恢复和重建该类林地的森林植被和改善其生态环境的关键性问题,急需解决。针对这种情况,福建省晋江市林业局,根据立地、环境及经营水平等条件,从1980年开始,陆续引种了湿地松(PinuselliottiiEngelm)人工林,实践证明,湿地松生长迅速,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提高湿地松人工林的经营水平、改善沿海贫瘠山地的生态环境和森林景观,改变森林资源面貌,以耐贫瘠且具有改土作用的台湾相思(AcaciarichiiA.Gray)为伴生树种,营建了多种湿地松台湾相思混交林,本文对湿地松台湾相思不同混交模式的造林效果及营造技术进行总结探讨,为闽南沿海贫瘠丘陵山地的植被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哪里(地名),地处东经l19°30′,北纬25°41′,地域上属闽南沿海地区。年均气温20.1℃,最高气温39℃,1月均温12.4℃,最低温度-6℃,年均降水量1550mm,相对湿度78%,全年无霜期约340d,属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试验样地原为杂灌林地,海拔高约150m,常年风大,坡度18°,林地土壤为花岗岩发育的粗骨性红壤,石砾含量多,土层厚度约0.60m,土壤无明显腐殖质层,较为板结瘠薄,属Ⅲ类以下立地级,为典型的沿海贫瘠丘陵山地。

作者简历:施荣达(1979.11~),男,汉族,福建晋江市人,现为晋江市农业局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森林培育等工作。电话:,邮箱:499737801@qq.com

通信地址:福建泉州晋江青阳街道新华路177号.晋江市农业局

2.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4种混交造林模式(均以湿地松为主林木),限于立地差,为促进提早郁闭,造林密度设置较大,具体见表1。试验林于1996年春造林,林地经炼山后,采用块状整地,植穴规格50cm×40cm×40cm,用一年生裸根苗上山造林。造林后头三年,每年抚育锄草1-2次,无间伐。因结合生产性造林,没有具体设置重复,而是依造林地自然地势情况安排试验处理,每种混交模式(处理)及其对应的纯湿地松(栽植密度、管理措施等同相应的混交模式试验林)试验林的面积大小不一,在35~50亩之间,每相邻试验小区栽植2~3行木荷作为界限,各处理的立地条件基本一致。共营造湿地松台湾相思混交林及湿地松纯林约200亩。

表1混交造林模式试验处理

处理

代号

混交方式

混交比例

混交密度

A

星状式混交

3湿地松7台湾相思

5330.hm

(湿地松1600.hm +台湾相思3730.hm

B

星状式混交

4湿地松6台湾相思

4000.hm

(湿地松1600.hm +台湾相思2400.hm

C.

行状混交

1湿地松2台湾相思

4800.hm

(湿地松1600.hm +台湾相思3200.hm

D

行状混交

1湿地松1台湾相思

3200.hm

(湿地松1600.hm +台湾相思1600.hm

2012年12月在湿地松台湾相思各种混交模式及相应的纯湿地松试验林分内,分别选择典型地段,分不同坡位(上、中、下)各设25.8m×25.8m的样地3个,每样地每木调查树高、胸径等生长指标后,每种混交模式分别选取两树种平均木各3株,伐倒后,按2m区分段截取圆盘,带回室内做树干解析。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混交模式林分生长情况

从表2看出,湿地松与台湾相思混交,不论是哪种混交模式,混交林中湿地松的各生长量指标均明显高于其纯林,表现出很好的混交效果,这与台湾相思的辅佐作用有关。其中A模式,在10a生前,混交林中的湿地松树高、胸径生长均比B、C、D模式占优势,因为在这种立地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其林分密度大,利于提早郁闭、枯枝落叶多,减缓地表径流所引起的水肥流失和土壤板结,改善了林木生长的环境,从而促进主林木早期的生长。但10a后,因其密度过大,种间矛盾关系激烈,竞争中台湾相思逐渐被压而枯死,形成湿地松纯林,失去了台湾相思的辅佐功效,导致湿地松的生长后劲不如B、C模式。相反,B、C两模式,10a生前,混交林中的湿地松树高、胸径生长量虽略低于A模式,但其种间矛盾关系不象A模式那样激烈,它们的生长后劲比A模式强,至17a生时,树高、胸径分别可达13m以上和14cm以上,比同林龄A模式中湿地松的树高、胸径,分别可提高19%和14.5%以上,接近福建省湿地松速丰林标准,表现出较高的生产力。但在调查研究中也发现,B、C两模式在10a以后,其混交林也有相当数量的台湾相思逐渐被压,至调查时(17a生),台湾相思的保存率仅为15%左右(台湾相思性喜光,不耐阴,密度大,受压容易枯死),湿地松的保存率大约65%。说明,B、C两模式造林密度此时也显得偏大,种间矛盾竞争激烈。因此,对这两种模式,需在10a生左右进行适当的间伐。至于D模式,因台湾相思数量少,早期的台湾相思辅佐作用不如前3种模式,以至进入成林阶段,林分生产力并不高。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植物滤器处理印染废水研究_多花黑麦草-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泡排—气举复合排液”技术的研究应用_气举复合排液技术-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环境保护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环境保护论文
读者推荐的环境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