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显色法,MDA含量测定采用TBA比色法,SOD采用氮蓝四唑(NBT)法,POD酶活采用愈创木酚法,PAL酶活参照文献9中方法。
1.7防病结果调查与数据分析
果实发病程度分级方法如下: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的6%-15%;5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的16%-25%;7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的50%以上。
病情指数=[∑(各级病果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果数×9)]×100
防治效果(%)=[(CK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CK病情指数]×100。
运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SSR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浓度肉桂醛对芒果炭疽病的防病效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不同浓度的肉桂醛对芒果炭疽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随着浓度的增加防治效果不断提高,处理4d后其防治效果在50.91-94.55%之间。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低浓度处理的芒果发病速度加快,其中10mg/L肉桂醛处理后的芒果13d后防治效果仅为4.44%(40mg/L的处理防效为60.00%)。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当肉桂醛浓度高于30mg/L时,其防治效果没有太大的增强,因此从经济的角度来判断,30mg/L浓度的肉桂醛是防治芒果炭疽病的最佳使用量。
表1不同浓度肉桂醛对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Table1Controlefficiencyofthecinnamaldehydeonmangoanthracnose
肉桂醛浓度
(mg/L)
Concentration of
cinnamaldehyde
|
接种后时间Day after inoculating(d)
|
4
|
7
|
10
|
13
|
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
防治效果
Control efficacy(%)
|
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
防治效果
Control efficacy(%)
|
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
防治效果
Control efficacy(%)
|
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
防治效果
Control efficacy(%)
|
40
|
1.11
|
94.55 a
|
18.89
|
78.75 a
|
35.56
|
64.44 a
|
40.00
|
60.00 a
|
35
|
1.11
|
94.55 a
|
21.11
|
76.25ab
|
35.56
|
64.44 a
|
41.11
|
58.89 a
|
30
|
3.33
|
83.65 b
|
23.33
|
73.75bc
|
38.89
|
61.11ab
|
43.33
|
56.67ab
|
25
|
3.7
|
81.84bc
|
25.56
|
71.25 c
|
45.56
|
54.44bc
|
63.33
|
36.67 c
|
20
|
3.7
|
81.84bc
|
34.57
|
61.11 d
|
61.73
|
38.27 d
|
70.37
|
29.63 d
|
15
|
7.41
|
63.62 d
|
51.85
|
41.67 e
|
79.63
|
20.37 e
|
88.89
|
11.11 e
|
10
|
10
|
50.91 e
|
63.33
|
28.75 f
|
81.11
|
18.89 f
|
95.56
|
4.44 e
|
CK
|
20.37
|
|
88.89
|
|
100
|
|
100
|
|
注:数字后的字母表示Duncan氏新复极差检验结果,不同字母表示同行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下同。Note:ThelettersafterdataindicatetheresultaccordingtoDuncan’sMultipleRangeTest.ThelettersindicatethesignificantdifferenceatP0.05level.
2.2肉桂醛对芒果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及对产孢的影响
肉桂醛对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毒力方程为y=2.8696x+0.4499(r=0.9742),有效中浓度EC为38.51mg/L,EC为176.18mg/L;肉桂醛对病菌产孢影响测定结果表明,低浓度肉桂醛可以促进炭疽病菌较早产孢,但当浓度≥30mg/L,病菌的产孢量开始下降,分生孢子的形成量仅为空白对照的8.31%,当肉桂醛浓度≥40mg/L时,可完全抑制病菌产孢。
2.3肉桂醛对芒果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毒力
测定结果表明,肉桂醛对芒果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的毒力方程为y=3.6707x+0.0484(r=0.9693),有效中浓度EC为22.34mg/L,EC为75.67mg/L。镜检发现,当肉桂醛浓度≥15mg/L时,主要引起芽管产生畸形,萌发率下降(图1-B)。当肉桂醛浓度≥40mg/L时,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受到抑制,且细胞壁发生消解,原生质外渗(图1-C)。
A B C
图1肉桂醛对芒果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Fig.1Inhibitionofcinnamaldehydeagainstconidiaof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
注:A:正常萌发菌丝;B:肉桂醛浓度为15mg/LC:肉桂醛浓度为40mg/L
Note:A:NormalconidiaofC.gloeosporioides,B:Thecinnamaldehydeat15mg/L,C:Thecinnamaldehydeat40mg/L
2.4芒果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各处理芒果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测定结果表明(图2),清水处理的芒果内可溶性蛋白在试验期间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上升状态,可能原因是随着芒果的成熟其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提高。病菌+肉桂醛处理的芒果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清水相似,但上升值略偏低。肉桂醛和炭疽处理的芒果体内可溶性蛋白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肉桂醛在72h时上升到最大值,炭疽处理的芒果其峰值出现推迟24h。可能是肉桂醛和炭疽刺激了芒果体内可溶性蛋白的大量产生,可溶性蛋白参与了一系列寄主抗病性相关酶的合成,提高了芒果对炭疽的抗性。

图2芒果各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Fig.2Changesofcontentofsolubleproteinsinmango
2.5芒果内丙二醛浓度的变化
芒果各处理MDA浓度变化测定结果表明,清水处理的芒果内MDA含量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肉桂醛处理芒果内MDA含量呈上升趋势,但变化的幅度不大,后期含量与清水处理的含量相当。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