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鲜食甜玉米主要虫害综合防治-论文网

时间:2013-11-30  作者:郭占胜,张秀艳

论文摘要:鲜食甜玉米主要虫害综合防治-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鲜食,甜玉米,主要,虫害,综合防治
 

近年来人们的菜篮子里越来越多地出现了鲜食甜玉米的身影,因此用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就要求我们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结合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严格掌握用药浓度、用药量和用药次数,确保采收质量和食用安全,让广大消费者放心食用。

一、主要虫害及药剂防治

1、玉米螟。又叫钻心虫、箭杆虫,是世界性大害虫,也是玉米的重要害虫,危害玉米时,除根部很少受害外,其它各部分均可钻蛀。初孵的幼虫群集在心叶内啃食叶肉,叶上呈现不规则的小型半透明斑。如心叶被钻透叶卷,展开后即再现横排的小园孔,称为花叶。在玉米抽雄或高梁抽穗后,钻入茎内危害,蛀孔外常有虫粪堆积,是识别此虫的重要特征。茎受害后,影响养分输送,同时易遭风折。后期蛀食玉米果穗、花丝、穗柄和穗抽,造成果穗秃尖、折断、籽粒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一般减产10%~30%。除玉米外玉米螟还危害高梁、谷子等,严重影响作物产量。

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可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赤眼蜂将卵产于害虫卵内,致使害虫不能孵化从而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每亩放蜂1.5~2万头,在害虫产卵盛期放蜂2~3次。

物理防治:安装黑光灯诱杀玉米螟成虫,兼诱粘虫成虫。

化学防治:不同时期防治方法有所不同

(1)心叶末期玉米心叶末期是治螟的一个有利时期可用1%辛硫磷颗粒剂每亩4-5公斤,撒入玉米心叶丛的四、五片叶隙中;或亩用0.3公斤Bt生物杀虫剂与5公斤沙拌匀,撒于喇叭口内,每株用2克左右。同时兼治玉米心叶期玉米蚜。或用Bt乳剂600倍~1000倍液,或1%杀虫素乳油1500倍液,对准喇叭口喷雨,间隔7天施用1次,连续施用2次。

(2)穗期抽穗前后是治虫保产的关键

抽丝盛期防治用1.5%敌百虫粉装入纱布袋,在花丝及其上下各两片叶腋撒施;危害雌穗时防治可用插药棍的方法,即将麦秆剪成34厘米长,放在50%敌敌畏50100倍液中充分浸泡,然后在每个雌穗顶端插1个药棍即可。

(3)药剂封垛

收获后用50%敌敌畏封玉米垛,即每亩用药25-50克兑水50-60公斤,逐层喷雾,。

2、粘虫。粘虫为远距离迁飞性害虫,以幼虫取食为害,大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造成严重损失。因其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成为全国性重要农业害虫。在玉米上多栖息在喇叭口、叶腋和穗部苞叶中。幼虫取食活动以傍晚和清晨及阴雨天最盛。小麦收获后粘虫转移到夏玉米幼苗,严重时能把幼苗吃光。

物理防治于5月中下旬采用下列方法诱杀成虫,压低虫口:

A、糖醋盆,利用成虫产卵前需补充营养,容易诱杀在尚未产卵时的特点,以诱捕方法把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用洒糖醋液诱杀。糖醋液配比:糖3分、酒1份、醋4份、水2份,再加适量的敌百虫,调匀即可。夜晚诱杀。每500米放置一个。

B、杨树枝把,具体方法为(1)将新鲜杨树枝制成长15-20厘米的杨枝把,捆好;(2)将捆好的杨枝把固定在玉米田内,与地面平行或稍有倾斜,杨枝把间摆放距离约20米(3)每天必须在早上8点钟之前收蛾,即将杨枝把取下装入布袋或塑料袋中震动并将震入袋中的虫蛾带出田外集中消灭;(4)杨枝把要5-7天更换一次,直到发蛾末期停放为止。

C、黑光灯,安装黑光灯诱杀粘虫成虫。

药剂防治

在幼虫低龄期,及时控制其为害,可选用下列药剂喷雾防治: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或40%菊杀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雾。喷药时间最好选在早晨或傍晚。

3、蚜虫。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成若虫均能危害,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并招来蚂蚁危害等。蚜虫不仅自身危害玉米生长,还传播病毒病,必须及时防治。

防治方法:

(1)可在大喇叭口期(通常是玉米蚜发生盛期)用40%氧化乐果乳剂和80%的敌敌畏各0.5千克兑水50千克配制成高浓度药液,再将剪成7~8厘米长的麦杆放入药液中浸泡1小时制成毒麦杆,取出后每株玉米心叶内插入3根进行防治。

(2)可以用10%吡虫啉15-30克1000倍液,或3%啶虫咪1500倍液喷雾防治,重点喷于玉米叶面背面等蚜虫栖息处。连喷2-3次,间隔期7-10天。

4、玉米红蜘蛛。学名叫玉米叶螨,是一种杂食性害螨,它的繁殖能力特别强,一年可以发生十几代。玉米红蜘蛛以其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严重,吸食玉米汁液的能力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爆发,造成玉米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而成为玉米高产的一大障碍。以成虫、若虫吸食玉米叶片汁液,最初在下部叶片背面主脉两侧危害,逐渐向上部蔓延,被害叶片正面初时出现细小的黄白色斑点,后逐渐变黄。严重时整株叶片干枯。在玉米田中往往出现点、片干枯现象,给玉米产量造成严重损失。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鸡痘的诊断与治疗-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鸡舍的环境条件掌控-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