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玉米夺丰收关键技术_丰收技术

时间:2013-03-20  作者:盛立保,刘丰

论文导读::农民种植玉米产量差距很大,差异主要来源于品种间和栽培管理两个方面.所以,要想最大限度地获得产量,农民朋友们应抓好以下两个关键
论文关键词:玉米,丰收技术
 

近几年,我区种植玉米的农民秋季收获的公顷产量一般在一万七八至二万二三之间,最高产量和最低产量相差20%以上.差异主要来源于品种间和栽培管理两个方面.所以,要想最大限度地获得产量,农民朋友们应抓好以下两个关键:

一、选择适宜品种

1、最好选择“证”“照”齐全的大公司或其分公司购买品种.持有《种子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公司是合法种子经营单位,不仅具备技术、物质条件,而且具有承担法律责任的经济能力。一旦种子出现质量问题,农民有据可循并且能获得相应的赔偿,减少损失。

2、要选择靠得住的品种:选择品种时丰收技术,应首先选择种植成功或示范表现增产的品种。购种时不仅熟记种子名称,而且能够识别种子外观主要特征:色泽、粒型、大小,色泽包括红色、黄色、浅黄色,有的品种还有紫线、红线等主要特征。粒型包括硬粒型(角质含量高,顶部角质不塌坑)、马齿型(粉质含量高,顶部塌坑)杂志网。对于新品种,要少量引种试种。

3、要尽可能购买经过精选加工、分放、包装、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的种子,购买时要多看几袋种子的质量是否一致,净度是否合格,有无破损粒,购种后要尽可能做发芽试验。切忌购买散装种子。

4、购买种子时别忘索要售种发票,并妥善保管,播种后要千万保留少量种子及包装袋,以便日后种子出现问题时,可以凭据、凭货、凭袋找售种单位及管理部门解决问题。

二、加强栽培管理

1、播前整地。最好是在秋季作物收获后立即灭茬、松土、起垄。前茬是玉米的最好秸秆还田并深翻丰收技术,以增加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土地质量。有条件的增施有机肥,更利于丰产。整地最终达到松、平、净、碎,土层形成上虚下实结构,虚土层厚8-10cm为宜。

2、适时播种杂志网。播种前把种子袋打开,选择晴天晒2至3天。单粒播品种最好再人工挑选一次。配有种衣剂或需二次包衣的种子最好包衣。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方特别是洼地,可用50%的甲胺磷乳油拌种。

播种时间黑龙江南部最好在4月25日至5月5日期间,此时,土层温度稳定在8-10℃,田间持水量60%-70%,耕层(0-20cm)土壤达到“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的墒情即可。

3、田间除草。目前,农民普遍使用除草剂除草,使用除草剂应注意:A、应选择安全、经济、高效、低残留除草剂;B、严格按农药品种说明正确计算用药量和喷液量丰收技术,实际喷液量与计划喷液量误差不大于4%,各喷头喷液量误差不大于2%,喷洒均匀,不漏喷、不重喷,杀草率不小于80%。C、苗前封闭一般在播种后一周左右进行,最好选择无风晴天上午或晚上最佳。

4、及时中耕,拔除分蘖。中耕的作用在于疏松土壤,流通空气,提高土温消灭杂草,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以及减少病虫害,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要求,五叶一心时进行第一次中耕,耕层一般3—5厘米,以保持土壤墒情丰收技术,增加温度,拔节以前,进行第二次中耕,苗旁宜深,行间宜深,中耕深度10~13厘米为宜杂志网。

分蘖,农民俗称“丫子”,“ 丫子”不结实或结穗很小,产量极低,通风透光的地方“丫子”生长旺盛,与主茎争夺养分,对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应该及时拔除分蘖。

5.施肥:播种时,施足底肥,一般每公顷施350—400公斤玉米专用肥丰收技术,若施用免追肥,一定要深施并与种子隔离10厘米以上。9~11片叶时,追施尿素,一般每公顷追施尿素300—400公斤,有条件的可在大喇叭口期喷施叶面肥或用尿素加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以提高结实率。具体做法是:每公顷取15公斤尿素,2.25公斤磷酸二氢钾溶于450—750公斤水中,选晴朗天气午后进行叶面喷施。

6.病虫害防治

A.玉米螟的防治方法:(1)处理秸秆,羽化之前处理茎秆,粉碎后还田,沤制肥料,作饲料,或采用白僵菌封垛,是一种很好的防治方法。(2)灯光诱蛾:在越冬代成虫发生期采用杀虫灯诱杀螟蛾,也是一种有明显防效且无公害的重要措施。(3)天敌:向田间投放赤眼蜂丰收技术,可消灭田间大部分螟卵;(4)玉米心叶中撒农药:在玉米心叶末期对玉米“花叶”率较高的地块,向玉米心叶中撒放辛硫磷颗粒剂,可收到较为彻底的防治效果。

B黏虫:黏虫是一种杂食性、暴食性害虫,以第2、3代危害玉米为主,每年6月是黏虫幼虫孵化高峰期,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防治方法如下:(1)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田间杂草,消灭黏虫的中间寄主。(2)化学防治;用25%的辛硫磷、90%的敌百虫、50%的敌敌畏、20%的快杀灵、10%的赛波凯、农地乐等药剂防治,将幼虫消灭在3龄前杂志网。(3)人工防治幼虫,黏虫量发生不大,劳动力充裕的情况下,可用手捏心叶杀死里面的幼虫。C。地下害虫:地老虎防治方法是幼虫3龄前喷施2.5%敌百虫粉,每公顷37.5~45公斤,也可用75%辛硫磷加少量水,喷拌土3750~5250公斤丰收技术,然后施于幼苗根部,每公顷300公斤。防治蛴螬可用50%辛硫磷15公斤/公顷,加水375~450公斤拌种,或用乐果粉喷杀成虫。防治蝼蛄可用75%辛硫磷0.5公斤加水25公斤,拌种500~600公斤防治,或用90%的敌百虫,0.5公斤拌50公斤毒饵诱杀成虫。

D.病害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2)用50%多菌灵或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时应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可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和纹枯病,防治丝黑穗病的方法是:每公斤种子可用20%粉锈宁4克用适量的水稀释后拌种。

7.适时收获:一般玉米有“假熟性”,即籽粒不到完熟期,果穗包叶就变白,但茎叶仍然保持青绿外表丰收技术,看似成熟,实际籽粒还继续灌浆,尚未成熟,玉米完熟的特征是:当田间90%以上玉米植株茎节变黄,果穗包叶枯白而松散,籽粒变硬,用手指甲掐之无凹痕,表面有光泽,靠近胚的基部出现黑色层,玉米籽粒乳线消失,这时达到生理成熟,即完全成熟,完熟后再收获,可最大限度地增加产量,适当晚收,是增加粒重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永昌县农地流转问题研究—基于2011年永昌县农地流转示范点的调研
下一篇论文:籽用南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_农业论文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